本随笔集收录了叔本华几篇未翻译过的文章,包括:关于颜色学说、论哲学和自然科学、关于考古的思考、关于神话的思考、略伦梵文文学等。这些文章直接佐证了叔本华的意志学说。
本书是反转人类学研究领域内的一部名著。反转人类学是指抛开人类学从产生起的西方视角,研究当地土著人如何看待西方殖民者的语言、文学、习俗和文化。本书的主角是法国传教士兼人类学家、语言学家埃米尔·佩蒂托(1838-1916)。他在加拿大的北极圈附近待了20年,发表了大量关于原住民语言和习俗的作品。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陷入
本书由作者进行的访谈汇集而成。本书宗旨是邀请这位哲学天才就21世纪的各种世界性危机展开哲学分析,以哲学视角透视现代社会人类所面临的各种危机,为人们认识现在和展望未来提供启示。著者向人们揭示了逆全球化浪潮、AI人工智能时代、后真相时代、价值危机时代的困境,并启发我们在面对当下技术危机乃至表象危机之时,该如何重新看待世界,
本书系统囊括世界历史上的多位大哲学家,如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卢梭、亚当斯密、康德黑格尔等等,涉及面广、系统性强、故事有趣、深入浅出。本书由人物探究、时代探究、思想探究、语言探究、时事探究领域构成,对哲学家的一生和思想在当代社会和今天的历史意义做了说明,一目了然。让孩子在学习哲学家的生平、思想、历史背景知识时,
《多维视野中的马克思》是从作者已经发表的260余篇论文中精选22篇编辑加工而成的,它们集中反映了作者的专业和研究方向,从逻辑上集中体现了作者重读马克思的理论成果。着重从哲学批判、意识形态批判、政治经济学批判(资本批判),以及历史批判、政治批判多维视角研究马克思的哲学,明确提出:在历史批判和政治批判,哲学批判、意识形态批
本书涉及黑格尔、杜威、克拉考尔、普雷斯纳等11位知识分子,是一本不算艰深的思想史方面的小书。活体解剖一词原本指的是对活的生物体的干预,目的是为了更多地了解它们的功能。霍耐特借用这个生物学上的术语来帮助他梳理20世纪的思想史:20世纪的这些思想家用他们的设计来干预事件的河流,用以认识其理论产生的效用。无论是本世纪初的弗朗
本书是对康德伦理学的经典著作《伦理形而上学的奠基》一书的全面解读。正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分别从康德的自由概念、康德实践哲学的背景——沃尔夫哲学以及康德的能力学说对《奠基》的基本问题和语境做出详细的介绍和梳理。这是理解《奠基》乃至于康德整个实践哲学的基础;第二部分从“善的意志”“义务的概念”、“敬重的情感”等核心概念
除非愿意自己的准则变为普遍规律,否则你不应行动。这是康德伦理学的基石,也是他号召人们普遍遵守的“绝对命令”。这也是人类的意志规律、自由规律、道德规律。正确认识和运用道德规律是人类的责任,也是明辨善恶的尺度。理性的人能为自己立法,因此,不论是谁在任何时候都不应把自己和他人当作工具,而应该永远将自身看作目的。由此,也产生了
本书分为13章,先分别以东西方思想史各自的发展脉络为主线,讲述了各自前期发展概况,再进行东西方间的发展对比。具体内容包括:哲学的起源——从神话到理性;形而上学的起源——哲学的新神话;孤独的思想者——中世纪之前的智慧火花;自然与经验的描绘者——周易的结构、起源、流变等。
本书通过对十八世纪东亚和西方的社会、文化、思想等方面进行专题研究,发现东西方之间呈现出某种共时性。这种共时性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科学技术和知识的共享和流通;第二,社交和趣味的趋同;第三,商业出版和知识网络所带来的公共舆论圈的扩大;第四,跨越国界的“文艺共和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