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肺系统理论梳证》一书依据中医藏象学说的藏腑-经络-五体官窍的整体系统观对《黄帝内经素问》和《黄帝内经灵枢》进行了文献挖掘整理,摘录了与肺藏象系统相关的200余例条文,对条文进行分类纂约,引用隋唐至今的注疏名家(5到8家)对条文核心内容加以注释注疏,并结合现代医家学者对肺藏象主要理论的学术见解、临床应用等研究成
本书以清化祛瘀法治疗慢性肾脏病的理论与实践,整合了中医湿瘀、瘀血理论和现代医学对慢性肾脏病的认识,提出了一个独特且具有疗效优势的治疗方法。有理论渊源,有创新,有科研数据支撑,有病案验证。全书分上中下三篇。上篇从理论渊源、理论创新、理论实践三方面,用详实的资料说明以清化祛瘀法治疗慢性肾脏病的理论与实践,整合了中医湿瘀、瘀
随着近年来血液学发展迅猛,新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层出不穷,专科护理技术不断更新,就需要中医血液病专业护理人员系统、科学地学习和掌握护理专科知识,培养并打造专业血液护理团队,提高中医血液病专科护理水平。有基于此,在高等中医药院校十三五创新教材《中医血液病学》基础上,中华中医药学会血液病分会汇聚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从事血液病临床
在本书编写过程中,课题组查阅了成书于先秦至1911年间2000余部古代医籍书目,适量补充1911年之后至1949年建国前成书的重要相关书籍,种类涵盖了医经类、方书类、本草类、医话类及临证各科类等多种医籍类型,搜罗、分析、整理了其中有关中风病具有代表性并有较明确临床指导意义的诊疗原文。全书分为病名源流、病因病机、治则治法
2025年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中医药类)指导用书种类——本系列指导用书包括中医、中西医结合类15种:中医内科学(中级)专业、中医外科学(中级)专业、中医妇科学(中级)专业、中医儿科学(中级)专业、中医骨伤科学(中级)专业、中医针灸学(中级)专业、中医推拿(按摩)学(中级)专业、中医眼科学(中级)专业、中医耳鼻喉科学(
本书分为6个部分,分别从衰老的流行病学概况、中医对衰老的认识、衰老的评估、衰老的常见临床后果、中医历代名家对衰老的认识,以及常见抗衰老中药材的知识普及。通过中西医两方面对衰老的介绍,提高大众对衰老的认真,从而达到防病有法、治病有方的目的,为老年人健康长寿保驾护航。
本书系统总结了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朱莹教授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系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学术继承工作的成果展示。全书依据中医理法方药的治学临证逻辑,从学术思想、辨治钩玄、经典方药、常用药对及角药、医案撷英、医话荟要、方药琐谈等方面详实而系统地介绍了朱莹教授的临证治学思想、临床诊断思路、选方用药心得、临床实践
梁直英教授出生于中医世家,从小在父亲梁照林身旁侍诊,有着良好的中医基础,在学习中医的过程中,坚持研读和实践中医经典,对传统中医理论掌握颇深。其师承岭南名医李仲守(1909-1984),继承了李仲守教授之学术,擅治温热病,治病求本,顾护津液,用药平和,用补而不滞,用滋而不腻,用清而不寒,用消而不伐,自成一脉。梁直英教授从
本书分为两篇:基础篇介绍了中医学说、中医病理观、中医诊断方法,以及针法、灸法和推拿手法;诊疗篇,阐述了中医对内科病证的诊治。
中医所说的胁痛大体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急慢性肝炎、胆囊炎、胆系结石及肋间神经痛。《全国中医肝病流派研究联盟系列图书:胁痛专辑》从病因病机、辨证要点、遣方用药、典型病历等若干方面,详细介绍了池晓玲、张国梁、毛德文、赵文霞、邵冬珊、孙克伟、康良石、薛敬东、杨震、施维群等10位享誉海内外的肝病学家利用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手段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