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围绕着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意愿形成机理,首先,对环境责任行为、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和生态旅游者进行了文献综述,全面掌握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其次,在对理论梳理和分析的基础上,终确定理性行为理论、计划行为理论和价值—信念—规范理论为本研究的主要理论基础,其中运用价值—信念—规范理论及情感因素扩展模型构建了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
本书是以生态伦理学视域对生态文明建设中涉及的基本伦理问题进行的释解与探究。内容既包含道德哲学的慎思明辨,也涉及应用伦理的现实考量;从文明与生态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出发,系统阐释了生态文明的深刻内涵;依循境遇情感信念态度行动的逻辑进路,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中需要改变的伦理观念和行为态度;对生态伦理规范的构建做了深入研究与探索
《中国气候与生态环境演变.2021第三卷减缓》共包括13章,涵盖了近期气候变化减缓的主要议题。《中国气候与生态环境演变.2021第三卷减缓》对2012年以来国内国际的相关研究进行了评估,反映了的研究进展。《中国气候与生态环境演变.2021第三卷减缓》的主要内容包括我国温室气体排放的趋势和驱动力,排放情景和路径转型,主要
《江苏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战略研究》是中国工程院与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江苏研究院重大咨询项目江苏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战略研究项目组的主要研究总结。《江苏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战略研究》以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促进江苏省高质量协调发展为主线,在总结国内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经验启示的基础上,开展了江苏省生态文明发展水平和生态资产的评估,分析了江
《中国气候与生态环境演变.2021第二卷下区域影响、脆弱性与适应》在国内外科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系统地评估了气候变化对我国东北、京津冀、长三角、长江中上游、粤港澳大湾区、台湾和福建、西北干旱区、黄土高原、青藏高原、云贵高原等地区以及一带一路重点区域的影响,综合分析了各地区和区域气候变化脆弱性和未来风险,归纳、总结并提出
《中国气候与生态环境演变:2021第二卷上领域和行业影响、脆弱性与适应》主要针对气候变化对中国重点领域与主要行业的影响进行评估,重点聚焦在气候变化对水资源、冰冻圈、陆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以及农业、旅游、交通、能源和制造业、人居环境、人群健康和重大工程等的影响、脆弱性与适应方面。根据已有文献和研究的程度,有些影响具有
《中国气候与生态环境演变.2021卷科学基础》共13章,在回顾前三次报告中有关中国气候与环境演变的发展和认知的基础上,主要从大气圈、水圈、冰冻圈、生物圈等多个圈层出发,评估了各圈层变化的结论。《中国气候与生态环境演变.2021卷科学基础》系统阐述了中国气候与生态环境演变特征、大气成分与大气环境变化、天气气候事件变化、东
本报告是城市科学研究会水环境与水生态分会的系列年度报告。报告以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代表性城市水生态环境为案例,以《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和《关于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行动计划》为指导,认真观察现状,总结取得的成绩,审慎思考和深入剖析存在的问题,提出破解方案,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章节:章开发与保护-走向和谐第二章水环
青岛市城市环境总体规划研究
本书详细阐述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形成发展的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系统梳理党中央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所采取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在分析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生成逻辑和内容谱系的基础上,总结概括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之处,归纳展现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所具有的独特品格和时代价值,进而提出了践行新时代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