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包括十个部分,即绪论、1-8章、结语。本书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为理论基础,以整体性研究视角,采用文献研究法、综合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较为系统地梳理、研究和阐释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中关于生态文明思想的内涵定位、理论渊源、形成背景、发展历程、理论体系、时代价值、推进路径、态势展望及实践案
本书遵循新发展理念,围绕自然资源开发中利益共享问题,分析了自然资源开发现状及其影响,指出我国资源禀赋与人口经济分布不均衡、资源富集区呈现资源富集与贫困并存等现实困境,探讨了资源开发的价值链与分配关系,揭示了价值链中利益分配主体的不对称性。以“锰矿资源、清江水电资源、自然保护区、南水北调”等资源开发为例,阐述了资源税费改
《环境规划与管理》分为基础篇、技术和方法篇、规划篇和管理篇,共10章,其中基础篇(第1~3章)主要阐述了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基础理论,突出环境规划与管理的产生、发展和创新,以及我国的环境方针、政策、法规、制度标准的体系和框架,其中介绍了“两山论”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及碳交易、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相关内容;技术和方法篇(第4章)主
本书选取大九寨沟和南岭为案例地,采用便利抽样法对居民与游客数据进行搜集。通过因子分析、路径分析、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研究生计、文化等因素对居民保护旅游地环境行为的影响和景观环境、地理因素等因素对游客保护旅游地环境行为的影响。本书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旅游领域的理论探索,为解决新时代生态敏感型旅游地存在的棘手问题提供良方
本书是一部以生态文明为背景研究右玉生态治理样本的专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人民经过70多年坚持不懈造林治沙,林木绿化率达到56%,变成了闻名全国的塞上绿洲,先后荣获国家级生态示范县、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全县域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等荣誉称
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了开化县30年来的生态成果。全书分丹霞耸翠、钱江源流、国家公园、古道雄关、风情村镇(历史古村、生态乡村、移民新村)、田园都市(森林城市、精美建设、生态产业)、原生文化(物质文化、非遗文化、历史人物)、幸福家园等八大板块,系统介绍了开化县的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展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实践探索和丰硕成果
本书阐述了自然环境与人类文化的辩证关系,提出了与生态文明相呼应、与自然学科相交融、与地球科学相衔接的全新文化形态——自然文化。书中介绍了山岳文化、高原文化、江河文化、海洋文化、森林文化、草原文化、农耕文化、矿业文化、石玉文化等不同文化类型。
本书从各地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角度,分制度创新、环境污染防治技术、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恢复、绿色经济、人居环境与生物多样性5个方面精选了48个案例,案例素材主要来源于生态环境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创建材料、中国林业网、新华社等媒体报道和各位作者的相关工作积累,每个案例重点描述了当地生态文明建设的特色以及
本书就桂林漓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案例分析,在现状调查的基础上进行问题识别与诊断分析,进行总体方案设计,提出具体解决措施,部署桂林漓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工程覆盖桂林市“六区六县一市”,划分生态保护区、生态修复区、生态保护修复区3大区域,从重要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修复、岩溶石漠
《ISO14001&ISO45001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建立与实施》(第三版)介绍了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产生的背景、实施的意义,以《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GB/T240012016/ISO14001:2015)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GB/T450012020/ISO45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