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教材:北戴河地质认识实践教学指导书》本次修编的指导书继承了原书的基本内容、编排框架和所遵循的“快乐”地质实践教学宗旨,增加了环境地质、生物地质和海岸沙丘等教学内容,以适应不同专业的野外地质认识实践教学路线选择。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实验教学系列教材:层序地震地质综合解释实践教学实习指导书》基于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层序、地震、地质综合解释理一实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构建,No:2009111),针对基于地震资料提取地质信息的相关课程的具体应用和需求,在多年科研和本科生、研究生相关课程实践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
《大地构造学发展简史史料汇编》是吴凤鸣60年来学习和编辑工作中,以及后期从事地质学史教学、研究所搜集的有关构造地质学和大地构造学的资料笔录汇集而成。全书分两篇,上篇主要讲述世界构造地质学发展史,包括构造地质学思想渊源及其发展,例举250位大地构造学家及其论述,各种大地构造学说的形成和发展,20世纪以来国际地质合作及其成
《数学地质方法及应用》由刘绍平、汤军和许晓宏联合主编,是针对地质勘探与开发人才的培养而设计的,内容以多元统计为主,涵盖了单变量分析和多变量分析,还包括油气资源定量评价和数学模型等。书中由易到难对多元统计分析和数学模型的理论、方法在油气地质及矿产地质中实际应用等作了较全面的讲解,构成一个地质勘探领域从基础到应用的数学地质
地球与其他已知星球显著不同,是一个有丰富流体的天体。因为有了流体,整个地球就有了生命和生机。地球上的流体,特别是地壳中的流体,不仅涉及人类和动植物的生存、环境保护和健康,而且也关系到地球的演化。传统的地质学主要研究地球的固体部分,即岩石和矿物等,而对形成这些岩石和矿物的流体则关注不够。地球中的流体研究是当今地球科学和环
按照“地球系统”组织教学内容是一个很大的改变,难度大。本教材的教学大纲是经过教学研究小组多次反复讨论的基础上确定的。在《北京大学国家地质学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系列教材:普通地质学(第2版)》教材中增加许多新内容的同时,如何保持适当的分量,如何与后续课程衔接,都经过了教学小组的认真研究。我们的目标不是要把一部《
《结构矿物学》分为通论和各论两部分。通论部分主要介绍结构矿物学的基本原理,包括晶体结构分类、晶体结构的表达、晶体结构的稳定性、晶体结构与物理性质的关系等;各论部分按照晶体结构分类的顺序,以图示和文字描述结合的形式,对各类矿物中具有代表性的约200种典型晶体结构进行详细剖析和描述。《结构矿物学》可作为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地
自1895年由伦琴发现X射线以来,可利用X射线分辨的物质系统越来越复杂。从简单物质系统到复杂的生物大分子,x射线已经为我们提供了大量关于物质晶体结构的信息。X射线粉晶衍射分析已渗透到物理、化学、地球科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以及各种工程技术科学领域,尤其是在矿物、岩石、矿床、地球化学、石油、地层、古生物、构造地质等学科得
《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地质调查报告·江爱达日那幅(I45C003003)(比例尺1:250000)》主要成果:厘定了测区大地构造格架和构造-地层分区,建立和完善了测区构造-地层划分系统;在江爱达日那地区新发现一套出露较完整的三叠系地层剖面;对前泥盆系变质岩进行了解体和重新厘定;对南羌塘地区上三叠统肖茶卡群进行了重新厘定,
调查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羌塘地区中-北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地质调查报告·吐错幅(I45C003004)(比例尺1:250000)》主要成果:厘定了测区大地构造格架和构造-地层分区,建立了测区构造-地层划分系统。在齐陇乌如和阿木岗日一带新厘定出前奥陶系齐陇乌如岩组和阿木岗岩组两个组级岩石地层单位;首次在跃进拉一带发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