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详细探讨了沉浸式戏剧的起源、发展及其创作实践方法,并融入了沉浸式戏剧的多元化特点,提出了具有创新性的见解和方法,对沉浸式戏剧的创作实践具有较高的指导意义。
该书以翔实的史料和细腻的文字,生动讲述了两百多年前各大徽班进京后,扎根于北京中轴线上的西城,在这里吸收借鉴其他曲种的精华,不断融合发展,最终形成至今仍保持旺盛艺术生命力的京剧的历史经过。该书以多元视角审视京剧诞生的全部过程,并从各大徽班的班址所在地、各大徽班领军人物的故居、各大徽班以及京剧表演后继杰出人才的培养等多个方
作者宁宗一先生为南开大学著名古典小说戏剧研究学者,对中国古典小说戏剧的研究独树一帜,在读者中具有一定号召力。宁先生在南开大学长期教授中国古典小说课程和中国文学史课程,根据授课经验,宁先生从中国古典戏曲中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西厢记》《长生殿》《牡丹亭》《单刀会》等名作,不仅为每个戏曲撰写了评论赏析文章,而且对这些戏曲还做
《中国戏剧史》是系统地梳理了中国戏剧自周秦时代至近现代的发展历程,不仅涵盖了从古代优伶到近代话剧的演变过程,还详尽介绍了各种地方剧种的特点及其流派。徐慕云先生以其深厚的文话底蕴与逻辑,对中国戏剧的源流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并对各个时期的重要剧目、代表人物和表演风格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本书开篇即追溯了中国戏剧的起源,从先秦时
本书为北京舞蹈学院70周年校庆系列丛书,该书是从事舞台美术30余年的任冬生的舞台设计笔记。本书首先讨论了舞台空间创作、舞台设计师概念、舞台视觉设计过程以及科技催生下的舞台视觉之个人见解。随后,结合实际作品从传承与再现、重塑与解构、光影与表达、融合与探索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分享了个人艺术创作中意向与空间的表达以及如何实
《剑桥英国戏剧史》(三卷本)为英国悠久而复杂的剧场艺术史提供了独特而专业的介绍。第一卷始于罗马时期的不列颠,止于查理二世复辟前夕;第二卷始于1660年查理二世复辟,溯及戏剧自那时起直至1895年长达两个多世纪的深远发展;第三卷主要探讨自1895年以降的漫长20世纪中,英格兰、苏格兰和威尔士戏剧所经历的丰富而复杂的发展过
本书以1990-2020世纪之交30年为时间段,对美国戏剧最新作家、作品以及戏剧思潮等进行了梳理与讨论。既有宏观概述,也有微观评析。全书分三大部分,围绕身份政治、种族冲突、性别歧视、同性恋等问题,对20世纪最后十年里的重要作家及作品,尤其非裔、亚裔和拉丁裔等少数族裔著名剧作家及作品进行阐述;分析9·11事
《剑桥意大利戏剧史》由来自世界各地的意大利戏剧史专家共同撰写,依托近年来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讲述了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17世纪、启蒙时期、复兴运动与统一后以及现代时期各阶段意大利戏剧的发展情况。书中详细地、批判性地考察了一些重要作家,既包括已经成为欧洲戏剧名家的卡洛·哥尔多尼、皮兰德娄、邓南遮等人,也包
《西方戏剧史》是台湾大学外文系及戏剧系名誉教授胡耀恒尽毕生所学、独自写就的一部鸿篇巨制,全面呈现西方戏剧三千年的演变,从古希腊戏剧的缘起,到当代欧美各国的前卫戏剧,无不论及。本书史料丰富,论述精辟,主要内容以时间为脉络,以地区和国别为分章,由以下三方面循序铺陈: 一、戏剧史。呈现每个时代戏剧的全貌,探讨其中的杰出作家及
2024年是梅兰芳诞辰130周年,本书为纪念画册。收录“梅兰芳舞台艺术”珍贵文献图片,包括梅兰芳主演的《游园惊梦》《生死恨》《霸王别姬》《穆桂英挂帅》等18个代表性剧目,梅兰芳、尚小云、俞振飞等书画作品原件以及梅葆玖、李洪春、李万春、翁偶虹、袁世海、张君秋等京剧名家题词手迹,集中呈现梅兰芳的艺术风采。梅兰芳创立的"梅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