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在充分参考以前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历史研究与现实跟进的视角,对印度与南非关系进行阶段性分析,集中探析印度南非两国由对手到战略伙伴的转变历程、印度南非双边与多边战略合作的具体领域、印度南非战略合作的影响因素及未来走向等三个方面的议题。对印度南非关系发展过程进行考察,有助于中国有序发展与包括南非在内的非洲国家的关系
报告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欧亚社会发展研究所共同编写的关于上海合作组织研究报告。2019年度报告分为总报告、重要会议、政治合作、安全合作、经济合作、人文合作、海外舆情及大事纪等八大部分。报告分析了当前上海合作组织所面临的国际和地区形势以及复杂的地缘政治经济格局变化,深入解读了地区热点
《改革开放40年中国外交》一书基于国际形势发展变化,综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近40年演变历程,内容包括对外开放与中国对外战略的调整;广泛建立伙伴关系,推动国际关系多极化;抓住战略机遇期,开创外交新局面;构建立体布局,彰显大国特色四方面内容。全书以前言、结束语及24章的篇幅系统总结了改革开放40年中国外交的成就及经验。
该著作收录徐蓝教授的学术研究论文,包括两部分。*部分,国际关系史研究,包括*次世界大战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与中国抗日战争研究、冷战研究、国际格局与国际秩序研究。这些论文,对20世纪的国际关系史上若干重大问题,如国际格局与大国关系、战争与和平、中国与国际秩序等进行了深入地分析。第二部分理论探讨,对和平共处思想的历史演变、
对外政策、国际关系和外交有区别也有联系。作为不同学科,它们的研究对象不同,有自身的学科特点。其中,对外政策研究有不同的维度,相互之间逻辑关系清晰,但分析性研究是核心。 《对外政策分析》按照层次分析方法,选择不同层次有代表性的概念模式,探讨不同变量影响对外政策结果的机制:与传统把对外政策决策看作单一行为体理性选择的过程有
本书是作者多年来关于国际关系的理论思考的总结。作者在剖析现有国际关系重要概念和观点的基础上,进一步阐发和延伸对这些概念和观点的理解,这些新的理解反映了他在国际关系研究和争论中所坚持的全球国际关系理论的新范式,他的这一研究方法兼具前瞻性和包容性,反映了在当前这个既相互联系又不断变革的世界中国际关系研究的多元性和全球性传统
本书从法学、哲学和伦理学等角度出发,佐以近数十年来的国际冲突实例,结合多伊尔等数位美国国际法学专家的思想,剖析一国政府采取预防性措施应对威胁时,是选择先发制人还是等待冲突发生后才予以反击,以及应遵循何种法律标准。作者指出,现有的国际惯例法和布什主义的先制理论均已不适应当今全球安全环境要求,提出了构建更符合时代需求的法律
《国际社会的演进》是亚当沃森的代表作,初版于1992年,2009年重印,由英国学派的两名当代领军人物巴里布赞和理查德利特尔联袂撰写导言并隆重推出。本书是一部关于国际体系演变史的比较研究,深入考察了各个历史时期以及各个不同地区的国际体系的形成、运行和衰亡。本书由三部分组成。*部分研究古代时期世界各个地区的国际体系。第二部
60多年来,中国对外援助涉及基础设施、减贫、农业、卫生、教育、环境、人道主义等诸多领域,广泛回应了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诉求,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对外援助道路。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对外援助将秉承义利相兼、以义为先的正确义利观,围绕“一带一路”建设和促进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为更多发展中国家提供发展助力,将“中国梦
“一带一路”倡议作为中国对国际合作以及全球治理模式的积极探索,经过五年多的建设正在向落地生根、深耕细作、持久发展的阶段迈进。然而,“一带一路”的建设与推进涉及65个国家、44亿人口,政治制度、经济水平、宗教信仰、文化特征等情况十分复杂,大国博弈、地区冲突、政权更迭、社会动荡、民族宗教矛盾等多重因素构成系统性安全风险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