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1045—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本卷黄庭坚行书书法亦称《张大同乞书帖》《为张大同书韩愈赠孟郊序后记》,纸本,34.1cm×552.9cm,凡45行,172字,为黄庭坚在元符三年(1100年)所作,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博物馆藏。此卷
鲜于枢(1246—1302),字伯机,号困学山民、直寄老人,元代著名书法家。鲜于枢善诗文,工书画,文名显于世,著有《困学斋杂录》《困学斋诗集》。鲜于枢的书法成就很好,尤工草书,酒酣吟诗作字,奇态横生,赵孟頫极推重他。鲜于枢楷书《御史箴卷》,大德三年(1299)作,纸本,现藏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美术馆。卷后有赵孟頫、邓文原等
王羲之(303年—361年,一作321年—379年),字逸少,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琅琊(今属山东临沂)人,后迁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其晚年书法更是炉火纯青,达到了登峰造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汉族,号松雪道人,又号水晶宫道人(一说水精宫道人)、鸥波,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人,原籍婺州兰溪。南宋晚期至元朝初期官员、书法家、画家、诗人,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秦王赵德芳嫡派子孙。《湖州妙严寺记》题额六个大字为篆书,其余整幅作品以楷书书写,字迹匀称,笔势圆劲流丽,结构布局端庄秀
本书为侯马盟书的书法精华的总集。侯马盟书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出土以来,以其精美的朱书书写震惊考古界与书法界,并掀起了研究与学习侯马盟书书法的热潮。但受历史条件所限,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至今出版的《侯马盟书》均未能真实呈现侯马盟书的书法特色。本书甄选出土侯马盟书三百五十余件,以高清图版原大、扩大等方式,展现春秋时期晋国朱书书
临习古印是学习篆刻的必经之路,古印谱更是研究金石学的重要资料,对考订历史,研究文字演变有着重要意义。古印谱的钤拓自明代开始就被金石学家所重视,然而限于材料和钤拓技术的原因,古印谱版本较佳者不多。
本书内容:黄牧甫在篆刻艺术方面的成就,主要是不为明清流派所束缚,虽遍学各家,但入而能出,他以自己丰富的金石学的学识,与印艺很好地结合起来,不但把古玺艺术介绍于当代,同时将几百年来以烂铜印作为拟汉的唯一标准给予了变革。他用光洁妍美的风姿,把汉印原来的面目重现于刀下,为后代寻索传统的玺印艺术,指出了坦阔的途径,并在长期的研
本书以传记形式描写,以康有为的人生轨迹为轴线,梳理其艺术历程,以简明通俗的文字,配以历史照片、高清的彩色书画图片和疏朗的排版,让读者在轻松的文字和美观的书页中了解艺术家的生平和艺术。本书预计分为六章,第一章康有为与他的时代,第二章社交与书艺:康有为的朋友圈,第三章康有为的师承与师古,第四章《广艺舟双楫》与清代碑学,第五
广东书画传统源远流长,尤以明代以后名家辈出,成就非凡;近代以来,更得风气之先,引领全国,诚为近百年中国之书画重镇。广东书画的基础实力雄厚,足以和传统艺术中心江浙、京津地区并肩而毫不逊色。《岭南书法库》丛书中的《黄士陵》是对岭南书法家黄士陵的个人研究文献和作品集,黄士陵作为一名地位低微的石匠刻工,磨改乾隆石经,镌刻石鼓文
本书分由土而生、金钱烟云、瓷釉初见、窑火红彩、和敬清宠几部分,内容包括:舒卷浑如岭上云;醉崖队石观秋月;四季惠和、明花对月;稚子弄冰;人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