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犹太研究中心是中国最具影响的犹太文化,历史及当代以色列研究中心。本中心主办的《犹太·以色列研究》已推出第三辑。本书围绕“纳粹大屠杀的政治和文化影响”这一主题,从政治文学宗教教育,等视角探讨纳粹大屠杀留给人类社会的政治和文化遗产。本书还收入了“以色列历史研究”“美国犹太人历史”“来华犹太人研究”等领域的优秀论文十多篇
本书内容包括:史前和罗马时期的西班牙、中世纪早期(700-1250年)、中世纪晚期(1250-1500年)、不可能的帝国、世界霸主的兴衰(1500-1700年)、潮涨潮落(1700-1833年)、1931年以来的西班牙等。
本书共分四章,其主要内容包括:贸易自由——自由帝国的基石、向旧殖民制度告别、坚船利炮与自由贸易、移民自治——自由帝国的特征、自由主义与殖民地改革运动、自治原则的胜利、“文明的使命”——自由帝国的理念、传播上帝福音与帝国的成长、征服者与开化者、保卫印度与贸易通道——自由帝国的原则、全球贸易与战略防卫体系、印度与英帝国等。
民族学是一门以民族及其文化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当她在19世纪中叶初创于欧洲时,研究目标针对的是所谓“欧洲文明民族”之外的一切“原始的他族”。研究者们大多不辞辛苦地奔赴遥远而陌生的地区,对当地民族及其“社会生活的样法”观察体验,分析特点,比较异同,探寻规律,并相继构建了一系列从不同角度认识、解读和评价这些人类各民族纷繁文化
古代希腊、罗马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渊源。但是当我们把希腊、罗马相提并论时,更多人会想到这样一句话,那就是“光荣属于希腊,伟大属于罗马”。人们总是觉得罗马的文化同希腊文化相比稍逊风骚,其实罗马也不乏出类拔萃的历史学家。在历史的长河中,罗马的辉煌只是弹指一挥间的过去,永远记录下这些辉煌的正是像恺撒、撒路斯特、塔西陀和李维这样的
本书先简要介绍了现代荷兰的地理、经济、政体、社会的基本情况,然后介绍了荷兰国家史。
本书详细介绍了乌克兰的历史全貌,着重于苏联时代和后苏联时代的历史。本书收集多种第二手资料,包括一些普通读物和一些专题学术著作。本书的一部分,尤其是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主要参考作者本人于1992—1993年在利沃夫国立大学公民教育项目做讲师时的研究成果。
本书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在充分吸收和运用国内外学者的先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西欧中世纪城市的行会与市民社会进行了比较系统全面的分析和论述,提出了颇有新意的自己的见解。作者视野开阔,目光敏锐,对西欧中世纪城市的兴起、行会的经济活动与基本职能、市民社会的构成与特征,以及行会与市民社会的历史地位展开了相当缜密的考察。该博士论
查理一世发起内战,使得十分之一的英国人在战争中丧生。1649年的议会却找不到一个有才华和勇气的律师来起诉自称高于法律的国王。约翰·库克最后临危受命,以清教徒的虔诚和对公民自由的热爱挑战“君权神授”,把国王送上法庭和断头台,英国从而告别了推翻君主制。然而他个人的命运,却是在查理一世被砍头的11年后,被查理二世五马分尸弃于
历史是人类走过的足迹,从中可以看到国家的兴衰:历史也是一面镜子,可以看到前任成功与挫败的原因。《小国崛起》一书以历史为镜,探讨在大国崛起的重要时刻,小国之自我定位与关键抉择。一般历史讨论的多是王公贵族与英雄的大国历史,但是真正对平民百姓有启发的却是一些小国成长的历史。小国如何生存、发展,为何有的终站上世界的重要舞台,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