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关于性别的观点,特别是关于女性主义思潮为主题收入国外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研究并加以评述。本书分为五个部分,即马克思恩格斯论性别、资本主义与女性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女性主义、社会主义的女性主义以及女性主义与正义,着力展现国外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社会主义女性主义等思潮对于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性别不平等、性别剥削等问题的考察与批
本书由五部分构成,主要围绕诚信文化与社会信用体系共建互济何以必要、何种原则、如何建设的问题,以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的社会诚信建设体系,从理论分析、模式借鉴到融通构建,形成一个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理论与实践体系。 第一部分廓清与厘定“诚信文化”与“社会信用体系”的内涵与外延,系统分析诚信文化与社会信用体系的差异性与同一性,
本书属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部项目)“中国现代幻想小说史论”(10XZW025)结项成果。本书对20世纪中国幻想类小说的发展轨迹进行了梳理,剖析了从世纪初晚清的科学狂想、国家乌托邦幻想,到世纪中期五四时期的怪诞国民性批判寓言书写、教化性童话书写及至世纪末魔幻叙事、科幻精英叙事等文学现象,从世纪初和世纪末两个幻想叙事的高
本书以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为主线,探讨作为世界第一大党历经百年如何能始终保持生机活力,为什么能在国内外各种复杂环境中愈挫愈奋、百炼成钢,不但没有被外部的强压压垮、没有被内部的困难难住,反而展现出日益强大的生命活力和超强的政治适应力,使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朝气蓬勃。 本书提出,中国共产党作为民族志愿者,本质上是一个使命
本成果西方哲学与中国哲学的思想对话史、理论认识史、文化交融史的系统梳理与逻辑整合为理论线索,以史论结合为跨学科学术研究的方法,力求回答西方哲学在中国的发展与中国社会对西方哲学“何以能化”、“以何能化”的问题,以期助推学界对“西方哲学中国化”进一步反思创新,以助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繁荣发展与当代中国哲学新形态建设之用。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读课”教学设计
生态危机始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以及西方左翼学者对资本主义生态危机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批判,并初步形成了生态马克思主义、生态社会主义和生态帝国主义三种主要理论体系,继而对中国所倡导的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探索和研究。本书的研究绝大多数来自美国、英国、德国、日本、英国、法国、奥地利等西方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在全部现代性批判中,鲍德里亚、鲍曼和维希留等的思想乃是当今理论界关注的焦点,其深刻之处在于他们从技术批判角度阐明了现代性面临的重大危机:实在观念的瓦解、流动性带来的生存恐惧以及加速度革命造成的“地球风暴”威胁等。本书从他们对现代性现象的批判入手,以“超级现代性批判”作为视角阐明了他们的理论逻辑及其核心观点。同时,在国外
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链论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新话题。本书系统阐释了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链的基础理论、主要内容和具体过程,并重点分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入脑过程及其理论教学链(厘掘思想、创新内容、讨辩激思、写讲促学、评阅叙事、交流汇报)、实践教学链(观、听、访、演、帮、思)、
在恩格斯众多的书信中,精选了他晚年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20多封书信,比如,《致康拉德·施米特》(1890年4月12日)、《致保尔·恩斯特(1890年6月5日)、《致康拉德·施米特》(1890年8月5日)、《致保尔·拉法格》(1890年8月27日)、《致约瑟夫·布洛赫》(1890年9月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