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猛龙碑》,全称《魏鲁郡太守张府君清颂之碑》,刻于北魏孝明帝正光三年(522)。无撰书人姓名,有碑额,碑额分3行正书镌刻“魏鲁郡太守张府君清颂之碑”12字。正文记载了张猛龙任鲁郡太守时的政绩。碑阴为捐款者题名。原石现存于山东曲阜孔庙。
本书收录了褚遂良的楷书碑帖《雁塔圣教序》,并旁附释文。雁塔圣教序为褚遂良所书,是最能代表褚遂良楷书风格的作品,字体清丽刚劲,笔法娴熟老成。雁塔圣教序的笔画纤细而俊秀,即使是复杂的波折转笔,也是一丝不苟。褚遂良秉承了文人书法家的笔法,在书写过程中却又能把握轻重,灌输力量。褚遂良在书写此碑时已进入了晚年,至此他已为新型的唐
本书是“行走河南读懂中国”系列书法特展暨学术考察活动(十三届国展河南三项配套活动)之一“汉字中原”——汉三阙暨豫地汉隶名碑精粹展的配套作品集(图文结合)。本书内容收录该展全部作品,包括三部分,一是太室阙、少室阙、启母阙铭文和画像。二是省内10方代表性汉碑,如南阳卧龙岗三种汉碑、袁安碑、肥致碑、韩仁铭等。三是河南汉代文字
本书是“行走河南读懂中国”系列书法特展暨学术考察活动(十三届国展河南三项配套活动)之一“从法度到意趣”——千唐志斋隋、唐、宋志书精粹展的配套作品集(图文结合)。本拟收录该展的精品墓志90方,其中隋志10方,唐志30方,宋志50方,并形成目录。同时收录河南境内其他代表性楷书石刻遗存10件,部分拓片配有学者、书法家题跋,题
本书从字体设计的基本理论入手,循序渐进地讲解设计原则、商业字体设计方法、创意字体设计方法,再结合案例对字体设计在传统媒介与新媒介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层层递进,让学习者由浅入深地掌握字体设计的方法和程序。本书还创新性地在创意字体设计课堂中设置有趣的游戏环节,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增强其勇于突破局限和思维定式的意识,引导学生关
本书为来楚生篆刻集,多数为肖形印。此书稿对了解来楚生篆刻特点、艺术价值以及生平事迹提供了具体而直观的材料,可以让读者细细品味学习。
本书图版选用过云楼旧藏唐程夫人塔铭三种合册,三种分别为原拓剪裱,原拓整纸与翻刻剪裱,三种合册中有一件整纸本。唐程夫人塔铭存世本就不多,此件塔铭原石整拓未剪裱本,是现今发现的第一套,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学术价值。
本书以问答的形式介绍传授笔法,分析古今书法之异同,对锺繇的“笔法十二意”详加阐说,逐条论证。张长史,名张旭,唐代著名书法家。字伯高,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官金吾长史,一作率府长史,人称“张长史”。颜真卿喜爱此书特此临写。这本书采用环装装订设计,在临摹时可以180度平放,便于读者临摹研习,并且书稿还加注了异体字、繁体字的
本书为方首碑,高198厘米,宽91.5厘米,厚22厘米,无额,碑文18行,每行40字,记录了鲁相乙瑛上书请求为孔庙设置百石卒史一人来执掌礼器庙祀之事,属于纪事性的祠庙碑,与《礼器碑》《史晨碑》合称“孔庙三碑”。书法上,其书体方整,结构严谨,笔势刚健,书法雄劲,字取横势,粗细相间,起笔藏锋,收笔回锋,长笔画呈弯弧,波尾大
本书为邓石如六十二岁时所书,是其篆书代表作。该作气势恢宏,跌宕奇特,气息雍容大度,自然而不失雅致。结体俊美严谨,收放自如。用笔恣肆苍涩,圆浑凝重。朴厚沉雄,风神直追秦汉。此屏高约二百厘米,现藏日本。本书采用单条字卡的形式对原帖进行展示,达到方便读者近距离临写的目的,编者精选历代经典碑帖,以高清彩色印刷再现原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