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行星撞击是天体撞击灾害中最常见的一种,撞击地表能够引发强烈的自然灾害。开展小行星撞遇地表灾害效应评估不仅可以为小行星危害预警提供能力支撑,也可以为实施在轨处置提供决策依据,还能为小行星处置未果开展救援提供支撑条件。本书编写团队通过多年在空间地球物理与灾害遥感应用研究编写此书,致力于推动世界航天科技进步和人类文明的共同
本书简要介绍了天文学中的一些重要发现,比如:太阳系的起源、类地行星、外太阳系、围绕其他恒星的行星、恒星上的生命、奇异的恒星墓地、银河系、星系距离和哈勃定律、宇宙的诞生、暗物质和暗能量、宇宙中的生命。本书结构简明,每章分为内容讲解部分和科学发现部分,方便读者巩固学习所学知识。书中的大量精美图片,能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宇宙,
在中国开展引力波探测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批示。基金委、科技部、科学院、教育部等部门对引力波的研究已经有了近、中、远期布局并启动了一批项目。中国对引力波的研究支持力度在不断加强,力争在引力波物理研究领域做出国际水准的工作。 本书内容包括:数值相对论基础、双致密星旋近的引力波、极端质量比系统为动力学和
本天文年历的主要内容包括太阳表、月亮表、大行星表、天象及日月食等,可供一般天文和测量人员使用,大地测量、航海、航空等工作部门用的历书可以采用基本数据编算。天文年历从1969年开始,由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历算研究室编算,经历了两次大的改动,第一次是1984年,第二次是2005年。自2009年起,岁差模型采用IAU200
陨石观察笔记
本书是人类探索火星生命的“科学史”,详细回顾了数百年来的种种努力,重现了人类由表及里,由畅想、思考到实践,是如何一步一步地探究火星和火星生命的。科学探索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其间更多的是艰辛,以及学会从错误中学习,因此,本书还是一部人类探索的“奋斗史”,阅读这些史料将使读者受益匪浅。
《现代宇宙学》第二版提供了宇宙学领域的详细介绍,开篇由FriedmannLematre-Robertson-Walker度规描述均匀膨胀的宇宙学模型,包括对暗能量、大爆炸核合成、再复合和暗物质的细致处理。由此出发,本书将引入在均匀膨胀宇宙中的微扰-它们的演化如何由Einstein-Boltzmann方程组所描述,它们如
明末,西方天文学传入中国,在此影响下,中国天文学发生了一场深刻的转变。这场转变涉及天文学理论、仪器制造、历法推算以及天象观测等方面。学界相关研究基本上是以西方天文学为参照考察中国天文学或中国天文学转型。本书从宇宙论、计算与观测相互关系这一天文学的内在理路入手,通过具体的案例的考察,包括望远镜、岁差、节气注历的改编、圭表
本书主要介绍低轨大规模卫星星座理论与控制方法。全书分为12章,系统地介绍了低轨大规模卫星星座的概念和发展现状,总结了低轨大规模卫星星座的相关理论和关键技术,包括星座优化设计方法、定轨方法、分阶段部署方法、星座维持控制方法、星座重构方法、星座内部与外部安全性分析方法以及低轨大规模卫星星座的评估方法。 本书可供从事卫星星座
(200-1000字数间)宇宙充满奥秘,宇宙如何从一个奇点变化成如今万物?恒星怎样一步步演变成黑洞?进入黑洞后还可以跑出来吗?这些问题将随着我们进入《宇宙视界》一一得到解答。本书共分5章:第一章介绍人类认识宇宙、接收来自宇宙的信息并飞入太空、飞向深空的探索;第二章介绍太阳及其他恒星的形成和演化、太阳系行星轨道的特点和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