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介绍了关于大学生学习、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包括学院的校史、办学理念以及学院各部门的风采,并针对如何开展大学生入学教育,从心理、安全、法制、精神文明等方面出发进行了系统的课程设计,为大学新生认识大学、规划大学生活提供了一份可借鉴、可参考的文本。本书旨在引导新生尽快了解学校的历史传统、发展现状和校园文化,了解自己
本书是对新时代高校辅导员工作方法进行系统提炼,聚焦辅导员工作的特色做法,是高校辅导员开展工作的有益参考。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本书编委会征集了50多所高校的辅导员所撰写的75篇优秀案例。其中涵盖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
本书紧紧围绕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与实践来展开,共有五章内容。第一章对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作了概述;第二章主要分析了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境遇;第三章具体研究了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定位、要求与趋势;第四章具体阐释了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模式;第五章详细分析了新时代大学
本书主要研究了1912—1937年期间的大学生日常生活情况及其变迁,主要内容包括当时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物质生活、课外生活以及情感生活等。本课题在研究过程中充分利用丰富多元的史料,注重微观和普通学生个体的身心感受,力图揭示当时大学生的原生态日常生活面貌,探析时代变迁对他们日常生活的影响。通过1912—1937年期间的大学
坐落于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聊城大学,简称聊大,其前身是山东师范学院聊城分院,至今已走过半个世纪的风雨历程,是一所地方综合性大学。《聊城大学校史(2005.1—2024.6)》是全面记述聊城大学自2005年至2024年,20年间发展轨迹的文献资料,记录了学校发展和变迁的过程,是聊城地方史和教育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聊城高校
本教材从新时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概述入手,阐述了新时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和特点,分析了新时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揭示了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此基础上,结合新时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具体实践,介绍了新时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理念,构建了新时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讨论了新时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
这是一本教育学书籍,内容立足于高校实践,全面研究国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阐释联动协同的理论原理、目标、原则、方法及机制构建。通过全面评析国内院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的实践现状、历史发展,深化研究高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的基础理论原理;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机制的实践方法策略;从指导思想、协同理论、课程协同、
衡阳是一片积淀着厚重历史文化的土地,衡阳书院文化更是因其起源早、数量多、影响大而闻名于世。本书稿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衡阳历代书院的基本情况,重点介绍了位于衡阳市区的宋代四大书院之一的石鼓书院、清朝的船山书院和南岳区书院,对衡阳其他县市区的书院也逐一作了介绍,展示了衡阳书院的发展历程、教育理念、学术成就以及对当地文化和社会的
本书主要探究高校学生教育与能力培养的问题,介绍了高校教育的基础知识,揭示了高校学生教育创新的理论基础,分析了高校学生教育创新发展的新路径,指出了素质教育对高校学生教育的具体影响。文章内容指出综合素质教育是实现高校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还围绕高校教育教学模式重点论述了新时代高校学生教育与能力培养的创新问题,在兼顾知识的
全书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全面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来华留学教育的发展历程,旨在了解新中国不同历史阶段来华留学教育的宏观背景,以便更好地分析我校来华留学教育发展情况。第二部分,全面梳理1954年以来我校来华留学教育的发展沿革,突出不同历史阶段的变化与特色,完整呈现我校来华留学教育事业逐步发展壮大的过程。第三部分,我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