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多佐的又一部代表作。他犀利地提出了如下观点:法律肯定是不足够严谨、科学的;许多法学的基本概念,源自哲学的思辩;许多法律原则的价值是单向度的,哪怕法律原则之间是交叉并被排列出秩序和价值优先层次。既然法律和政治都是工具,作为思想,即哲学的演绎和形体化,工具的使用程序和方式应该被严格限制。《法律科学的悖论》可作为法理学领域
本书以各种法律解释方法为主线,对各种法律解释方法的适用条件、适用步骤以及适用顺序等展开研究,同时,本书还大量引用了司法实践中的真实案件,以更直观地展示各种法律解释方法的运用过程。
《东方社会法评论(第三卷)》稿以社会法的演进历史为线索,挖掘社会法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结构,把社会法基础理论的研究建立在历史发展基础之上。本书在学习学者们的研究成果时,列出来做些粗浅的探讨,以期引起同行们的多角度的思考,并贡献更多的创造性的研究成果。
《法治与社会论丛(第六卷)》收录论文主要涉及法学各论专题、审判前沿与案例精解专题、社会管理专题、社会调研专题、教学与课程改革专题等。在论文的征稿过程中注重实务性和创新性,力求及时反映新的社会热点问题及学术研究成果,并多角度、多层次、深入地对各类热点问题进行全方位的探讨和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法治与社会论
本书通过上百篇语言生动、笔锋犀利的法学小短文,深刻揭示法治前瞻性观点,很具价值。全书共分我们能从西方学到什么、中国法律智慧从何处来、中国法治该往何处去三个部分,上百个小短文,囊括了法治建设中的方方面面。在本书冷静而富有感情的文字里,相信读者自会发现,法治还在艰难前行,法律人一直在为法治的启蒙而呐喊。
西方学者在阐明一种主张时,无论这种主张是经济学的、政治学的、还是法学的,都先找到其理论的理论,也就是形而上学的基础,比如人性的、心理学的、认识论的,其理论或主张才有生命力。本文作者认为法学研究亦当如此。离开哲学,特别是形而上学的基础来构建法学理论,是在沙滩上建立高楼大厦。基于此,作者首先引入现代新概念“程序”法治,进而
周恩来作为深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思想影响、又受近现代西方先进文化和思想影响的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其思想内容是十分丰富的,涉及到军事、经济、行政、外交等诸多领域。截至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周恩来的军事、经济、行政管理、外交等思想,均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是,学界对
法律逻辑学是一门关于法律思维及其规律的学问,因此,应当从法律思维领域及其基本问题出发,寻求对法律逻辑学的研究对象及基本体系这些重大理论问题的理解与回答。法律思维可以分为立法与司法两个主要领域:一是立法领域,主要解决法律概念和体系建构问题;二是司法领域,主要解决事实发现、法律获取或法律发现、判决证成问题。在司法过程中,不
本书为曾尔恕教授古稀纪念文集。全书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曾尔恕教授发表过的有代表性的论文,内容以英美法研究为主,兼及法制史其他研究领域;第二部分为曾尔恕教授指导过的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的论文,内容包括罗马法、伊斯兰法、英美法系以及大陆法系国家法律制度的多方面领域。
本书是一本针对非法学专业学生系统了解法学知识的的法学教材。作者根据多年教学实践经验,结合实际案例系统全面地对法律一般法和部门法基础知识进行了详略得当的讲解。具体内容包括法学基础理论、宪法、行政法概述、刑法、民法、婚姻法与继承法、经济法、诉讼法、国际法学概论。是一本内容全面、质量较高的面向非法学专业学生和大众读者的法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