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结合近些年作者团队所参与的一些不良地质条件隧道注浆加固难题,从理论到实践,系统探讨注浆加固机理、关键材料与工艺以及在工程中的具体应用。本书共分为5章,第1章介绍了不良地质条件隧道注浆加固技术的发展历程以及现阶段存在的技术不足;第2章介绍了盾构穿越富水岩溶地层可控注浆工艺与可控注浆材料;第3章提出了基于图像识别技术的
本书主要针对隧道施工的基础知识和常见的施工技术进行阐述,同时,结合成昆铁路峨眉至米易段隧道(包括新越西隧道、新白石岩隧道)施工案例,对隧道施工中遇见的低瓦斯、岩溶、岩爆、软弱土层等不良地质条件进行分析,并基于一定的施工要求和基本原则,采用相应的施工技术,为类似不良地质条件下隧道施工提供技术参考。全书共9章,分别为绪论、
大瑞铁路杉阳隧道总长13390米,穿越横断山区滇西纵谷地段,位于澜沧江大断裂东侧深大活动断裂影响带,岩性主要以薄层状页岩、泥岩夹砂岩为主,地应力高;受构造动力变质影响,围岩破碎、自稳性差,局部富水。隧道施工中掌子面失稳溜坍、涌泥、大变形、高地温等问题十分突出,施工难度极大,国内外罕见。基于以上背景,编委会对建设成果进行
本书为高等职业教育铁道运输类新形态一体化系列教材之一,全面系统地论述了隧道施工概述、隧道洞口施工、隧道掘进施工、隧道支护施工、隧道防排水施工、隧道监控量测、隧道施工新技术。本书以项目-任务结构形式编写,采用案例教学,融入了大量真实案例辅助学习。本书可作为高等职业院校铁道工程类专业隧道相关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隧道领域设计
本书共分为6章。第1章介绍了盾构隧道磨削群桩施工技术的研究背景、工程概况、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本书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第2章分析了受限空间下软流塑地层MJS加固技术,从MJS工法原理、受限空间下MJS施工设备改造、加固范围、MJS加固参数控制和加固效果等方面系统分析了MJS工法在盾构磨桩前的应用;第3章介绍了磨桩刀盘的选型
本书分为六章:1绪论;2国内外研究现状;3模拟相似及力学研究理论;4悬浮隧道模型设计;5悬浮隧道模型制作与检验;6结论与展望。
本书系统地阐述穿越断层带隧道建设复杂理论和关键技术,综合反映作者在该领域的科研成果。核心内容:1)适用于层状异性介质、半无限体及复合平面、断层带非线性变形等问题的DDM理论和数值方法、任意构造应力场优化反演方法;2)裂隙岩体剪胀变形的力学成因及其体积应变的计算方法;3)基于统一本构模型和一维柱状结构,构建裂隙岩体非线性
本书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隧道养护方针,融入“安全第一、综合治理、精准长效”理念,围绕着隧道养护工作的日常巡查、清洁维护、检查评定、保养维修等工作内容。
本书围绕TBM装备及施工中的关键问题,力求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全面透彻地论述了TBM发展简史与典型应用、TBM原理与构造、TBM选型与适应性分析、TBM隧道关键施工技术、TBM设备管理与维保、TBM隧道不良地质处置技术、TBM施工项目风险管理、TBM“四新”技术与展望等方面内容,并结合具有代表性的国内外众多工程案例,阐
本书解读十八位19世纪至20世纪中叶英美最具代表性的小说家,剖析他们的创作生涯、文学作品的主题思想、写作风格和文学创作技巧、主要文学成就,介绍这十八位小说家各自一部代表作的故事梗概和主题思想。书中摘录了这十八部作品的经典段落,设计三种题型——篇章理解、词汇理解和根据节选段落判断对错,帮助读者了解19世纪至20世纪中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