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第七次扩大全会于192年11月22日召开。全会及及其各工作委员会的工作继续进行到1926年12月16日。出席全会的各国共产党代表共191人,其中有表决权的代表100人,有发言权的代表91人。全会讨论并解决了国际政治和国际工人运动中的一些最重要的问题,对世界资本主义状况作了全面评价并进而提出各国共产党最
本卷收录的内容包括三个部分:(1)国际次代表大会,包括总委员会于1867年在《国际信使》上发表的《国际工人协会日内瓦代表大会报告》,参加大会的记者卡尔德撰写、由日内瓦迪科曼和厄廷格出版社于1866年于出版的《1866年9月3—8日在日内瓦举行的国际工人协会工人代表大会》以及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国际日内瓦代表大会的通信;(
第二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于1907年8月18—24日在德国斯图加特音乐厅举行。出席大会的有24个国家的社会主义政党和组织的884名代表。列宁作为俄国代表团中社会民主党布尔什维克分部的代表出席了这次大会,这是他首次参加第二国际的代表大会。本卷收录的内容包括三个部分:(1)代表大会的筹备工作、议事日程、邀请书、通告和信函;(
160多年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走过了跌宕起伏的历程,积淀了丰富而又宝贵的经验教训。今天,站在21世纪初所能达到的认识高度,理性地、科学地审视、研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进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认真分析和总结160多年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在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紧密结合的基础上,探寻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生、发展的机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文献》第48卷,主要内容包括共产国际第六次代表大会的会议记录、大会提纲、决议、号召书等。第六次代表大会上通过的《共产国际纲领》和《共产国际章程》,有着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纲领总结了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经验,指出资本主义制度一定要崩溃和共产主义一定要胜利的必然性,肯定在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的条件下社会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文献第47卷》,主要收录共产国际第六次代表大会第29—38次会议的有关文献,根据《共产国际六次代表大会速记记录》(第1分册: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的革命运动)莫斯科—列宁格勒国家出版社1929年版译出。具体内容是参加会议的各国党代表所作的关于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革命运动的报告、补充报告及讨论问题,系
共产国际第六次代表大会于1928年7月17日—9月1日在莫斯科举行。出席大会的有57个党和9个组织的532名代表。中国有周恩来、向忠发、李立三、蔡和森、瞿秋白、苏兆征、张国焘等出席大会。大会通过了《共产国际纲领》和《共产国际章程》。共产国际第六次代表大会文献,根据共产国际第六次代表大会速记记录译出,1929年苏联国家出
共产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文献(1),是根据苏联国家出版社于1925年出版的《共产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会议速记记录》译出的。共产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于1924年6月17日—7月8日在莫斯科举行。参加大会的有49个国家的60个政党和组织的510名代表。中国李大钊、王荷波、彭述之、刘清扬等出席会议。这次大会是在资本主义摆脱战后危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文献》是一套国家编撰的大型文献,其编纂工作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主要收编共产主义者同盟、一国际、第二国际、第三国际、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这五个国际组织已发表的全部文献档案,包括历次代表大会、代表会议和其他重要会议的记录、决议和有关文件,真实呈现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程。戴隆斌主编的《中央编译局
《中央编译局文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文献(42)》的内容主要包括: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第六次扩大全会第十四次会议至第二十次会议记录、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第六次扩大全会的提纲和决议。 《中央编译局文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文献(42)》依据中央编译局编译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标准重新统一了人名、地名、组织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