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基于最新的专利法、专利法实施细则和专利审查指南的规定,以图文并茂的方式阐述中国局部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的具体规则,主要包括局部外观设计的保护客体、实质性授权条件、单一性、优先权、申请文件及其修改等内容,为申请人制定局部外观设计的申请策略、提交高质量申请提供指导。
专利审查高速路(PPH)作为不同国家和地区间的专利快速审查通道,通过专利审查机构之间的工作共享加快专利审查进程,在国际贸易往来频繁的当下是企业走向海外、防范全球专利风险的重要工具。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专利审查高速路的基本情况并提供了按国家和地区划分的近30个PPH项目的指南,是我国专利领域相关机构、代理师和其他从业人员
本书研究了创新政策的关键组成部分和创新投资的社会回报,考察了能够加快发明和创新活动步伐的机制,如通过教育政策等政策以及资助基础研究来扩大研究人员队伍,本书中的研究还考虑了资助基础研究的政府资助制度。书中的案例包括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和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等机构的拨款制度,给国内研究学者提供创新政策与投资研究的新思路。本书中
本书是我国第一部研究省实验室建设问题的专著,本书系统梳理省实验室科技人才研究的国内外文献,基于省实验室的源起、概念辨析与基本特征,分析我国省实验室科技人才聚集的现状与趋势。从宏观层面揭示我国省实验室科技人才引育的现状与趋势,从中观层面反映管实验室科技人才生态的结构与功能,从微观层面剖析省实验室科技人才生态的环境因子与运
21世纪以来新兴创新政策工具序智能时代科技创新需要新兴政策工具自实施自主创新战略以来,我国密集出台了一系列创新政策,几乎运用了所有已知的政策工具,有力地促进了创新型国家建设。总地来说,这些政策工具是工业化时代的产物,主要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在我国进入工业化中后期的时候,新一轮技术革命孕育而生,人类进入了智能社会。
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发明史。在人类已经步入人工智能时代的当下,技术发明对人类社会及人类本身的革命性变化,已经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在这样的背景下,负责任发明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理论与现实问题。发明是创新的源头,从科技哲学、科技社会学、科技管理学的角度看,只有实现负责任发明,才能真正实现负责任创新。 本书从多角度论证了在技
本教材拟弥补当前市场上科技工业题材德语通识课程教材的短缺,加强国内德语专业学生或以德语作为第二外语的学生对科技、工业化相关的人文通识课程的了解和学习,促进年轻一代对全球科技发展、现代化与工业化发展格局的认知,提升学生的爱国情怀。本书每章有两篇主要阅读文章:第一篇文章为精读文章,安排了配套习题和参考答案;第二篇文章为趣味
本系列丛书共有10本。本书为第9本,收录作者在2019年之后几年内写的艺术短评和短论,凡26篇,多为作者作为策展人或学术主持写的展览前言。本书第一编是当代艺术评论,第二编偏于当代架上绘画,第三编涉及书法、国画以及其他,第四编收录了几篇相关的媒体采访稿。所谓异在的力量是作者对于当代艺术的基本诉求,艺术没有本质,没有规定性
世界是声与色的世界,声音与颜色是这个世界的基本要素,古典时期的自然人类首先对两者展开了形而上学的沉思,进而在近代欧洲做了科学的物理的还原主义或简化主义的处理。但声音与颜色的问题依然成谜。本书尝试从现象学出发探讨声色现象,形成一种声色存在论,指出声音的根本元素是寂,颜色的根本元素是黑,无声无色为虚无,而有声有色即存在;而
薛凤、柯安哲从梁启超、李约瑟二人关于科学和历史的不同观点出发,通过气候与元代灾害、晚明对工艺技术的讨论、20世纪放射性同位素在生物学和医学领域的应用、元明之际蚕业技术文献研究、20世纪70年代美国化学品监管等个案的分析,以及对于梳理中西方科学史研究的进程,勾勒了中国与西方在科学史研究方法上与机构上的差异,描述了当前的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