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当前国际公认的权益原则和国际法基本框架出发,在探讨当前跨境流域水管理问题的基础上,选择跨境水问题突出、国家需求重大和紧迫的澜沧江—湄公河流域为对象,分析了跨境流域水资源在时空分布上的多尺度和多层次特性,揭示了跨境流域水资源多级权属的多维特征;研究了跨境水资源水量分配的基本原则和分配依据,建立了跨境水资源多目标分配
本书详细介绍了自然-社会系统下水资源评价的理论框架、方法体系及其应用。内容涵盖蓝绿水资源评价、水足迹评价、虚拟水评价、水资源短缺评价等。阐述了自主研发的水与生态系统模拟器,揭示了全球蓝绿水资源空间分布格局;阐明了中国水足迹的时空演变特征、驱动机制与可持续性;分析了中国虚拟水贸易特征及其驱动机制;提出了三维水资源短缺评价
本书共7章,内容包括:绪论、水资源立体监测优化布局、水资源立体监测多传感器动态组网、面向干旱过程的多传感器组网观测、多源卫星组网的土壤水分干旱监测、基于监测组网的干旱灾害评估等。
本书重点介绍了非洲各个国家的自然与经济概况、水资源状况(降雨量、水资源量、河流和湖泊)、水利发展历程、开发利用(大坝、水库、水能、发电量)和供用水情况、水资源与水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管理(水资源管理体制、管理机构及其职能)、水法规与国际合作等内容,可以帮助读者了解非洲各个国家水资源开发利用及管理情况,借鉴其发展经验。
针对河渠湖库连通形成的复杂水网,解决多水源多用户水量均衡调配难题,充分发挥河渠湖库调蓄能力及闸坝泵站等水利设施作用,提出了涵盖水力模拟-水资源多维均衡调配-水量多目标优化调配-水量水质联合调配-调水过程优化-连通线路评价优选等系列技术,适用于大尺度复杂水网水量均衡调配,优选限度地实现水资源高效利用,为河渠湖库连通工程设
本书分四个主要部分进行研究。第一,通过构建DEA-Tobit对典型灌区主要农作物灌溉技术效率进行测度并揭示其影响因素;第二,基于作物灌溉技术效率测度结果和“节水反弹”的现实问题,构建BEM-DEA模拟水资源转移政策的农户行为响应;策三,为了进一步考察农业用水综合改革对农户种植结构和作物灌溉技术效率的影响,本书结合两年调
本书结合水回用的基本知识,梳理水回用的基本概念、途径及特点,总结我国水回用标准和法规的发展历程,并比较各国水回用的标准,对我国及国外水回用的发展历程进行回顾,详细阐述水回用的各项技术,包括工业废水处理、生活污水、油田采出水、矿山排水、热电厂水回用技术等,从农业应用、景观用水、工业利用、城市公用、河流生态、地下水回灌方面
本书以山东省海河流域防洪除涝、水资源利用与生态管理的需求为导向,对基于大数据基础上的智慧流域综合管理数字模型进行研究,提出了流域大数据融合技术方案和分布式流域产汇流计算方法,建立了坡面汇流与河道汇流耦合的分布式流域水文模型和流域洪水模拟、预报及调度模型,研发了流域水安全智慧管理系统主要功能模块并进行了应用,形成了流域防
本书探索了水资源配置的优化路径与保障体系,从建立水环境审计应用制度与保障机制两个方面完善我国水环境审计监督。在水资源配置系统的保障体系方面,则以环境审计为切入点进行深入研究,试图通过指标的设置、权重设计及应用来构建一套科学的水环境绩效审计指标体系,同时借助层次分析法来构建环境绩效审计综合评价模型。此外,选用审计署“黄河
《海事国际河流管理》系统总结中外国际河流管理实践,以“一河一制”为主线,在阐述我国海事国际河流管辖权基础理论的基础上,围绕维护国家国际河流利益,履行中央事权,提炼实践中已形成的做法和经验,上升为基础理论。本教材将突出航运作为国际河流水使用的重要方向,对通航船舶、船员,环境保护,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及便利运输的事权及河流沿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