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精编了120多种临床中医常见疾病的诊疗方法和药物处方,分为中医内科疾病、中医外科疾病、中医妇科疾病、中医儿科疾病以及中医其他科疾病,同时较为详细地介绍了每种疾病的病情概述、诊断与治疗(包括诊断要点、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和一般治疗方法)、药物治疗(含方剂组成及加减、煎服法、注意事项、中成药处方)等内容。附录包括:中药分
在南宋方书编撰之风盛行的背景下,受家族“儒医”情结影响,魏岘于宝庆丁亥年(1227)在鄞州碧溪刊刻了十卷《魏氏家藏方》。从此,该书便开始了在历史长河中时隐时现地艰难流布。淳祐元年(1241),该书由日本僧人圆尔辨圆从明州携归,存于东福寺普门院中。这便开启了这部宋版方书在日本的收藏、影刻、抄写、校注与研究的流传史,成为中
本书从葛根的价值入手,详细阐述了其营养价值、工业价值和生态价值;还展示了葛根文化,从《诗经》等古籍中的葛根记载,到文物、典故里的葛根元素,彰显葛根中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在葛根的培育方面,书中介绍了葛根的种类、特性、种质资源,对葛根良种选育、种苗繁育、葛园建设、规范化栽培、病虫草害防治等生产环节进行了详细的阐释,并提出了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动中医药教育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和全国中医药人才工作会议精神,人民卫生出版社在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领导下,在上一轮教材建设的基础上,经过深入调研和充分论证,启动第四轮全国高等学校
本书以中医古方养生美容为出发点,带领读者们一起探索学习古代美容养生的方法。书中从不同体质的损美问题,还有大家日常比较关心的皮肤、体型、月经、孕产、头发、牙齿、眼睛等这些与健康美丽息息相关的问题进行古方内调养外,从而从根本上改善内在体质与外在容颜,达到我们所追求的健康美。图书内容从女性在乎的根本展开,详细介绍了中医内调外
《江苏丘陵山区常见药用植物图鉴》由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副研究员吴宝成、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教授严辉、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南京中山植物园)助理研究员周伟共同编写而成。该书共收录江苏丘陵山区常见药用植物284种(含种下等级),主要介绍每个药用植物的科属、生活型、花果期、释名、别名、生境、识别要点、药用价值等内
陈修园经方诗歌
本书详细介绍了石榴皮多酚的组成和生物活性、炎症反应过程机理、石榴皮多酚对体外炎症反应的调节作用、石榴皮多酚调控炎症反应的分子机制、石榴皮多酚对代谢综合征的调节作用。书中通过深入的研究和动物体内外试验,从分子水平揭示和印证了石榴皮多酚预防大鼠代谢综合征这一慢性炎症过程的作用机制,为石榴加工业副产物深度开发和广泛应用于食品
本书运用质朴的语言,简单明了地介绍了作者在临床中的近百个典型经方运用案例,涉及肺系病证、脑系病证、心系病证、脾胃系病证、肾系病证、妇科病证、肢体经络病证、气血津液病证、杂病等。每一个案例均包括患者基本情况、六经辨证、拟方、方药、按语等内容。其中按语部分是本书的亮点和精髓,是体现作者辨证思维过程的主要内容,也是对读者最具
《本草图经》是北宋官修本草医著,由苏颂于嘉祐三年至嘉祐六年(1058-1061)负责编撰,嘉祐七年(1062)刊行于世。内容20卷,目录1卷。该书将药物根、茎、叶、花、果实之气味、大小、形色,以及虫、鱼、鸟、兽、玉石堪可入药者,逐一作文字解说,并逐件绘图,一药一图或多图,为世界现存最早版刻药物图谱之医籍文献。原书已亡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