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是中国民众遭受沉重苦难并奋起抗争的历史关节点。在抗战时期,中国普通民众是如何维持日常生活的,他们的心态如何,他们是如何抵抗日本侵略者的?针对这些问题,本书采取民众的立场、全新的视角重写抗战时期中国的民众社会史。质而言之,本书是一部由下至上角度撰写的抗日战争史。全书共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的核心问题,讨论的是
本书共分十章,约37万字,时间跨度为1932年—1945年,具体包括:第一章、特务处的成立与发展;第二章、军统局的成立与发展;第三章、对日电讯工作;第四章、华东敌后工作;第五章、华中敌后工作;第六章、华北敌后工作;第七章、华南敌后工作;第八章、海外情报工作;第九章、对日游击作战;第十章、中美合作所的成立和发展。全书结合
中国古代士人的品格和风骨永远激励着国人,是一笔价值无限的精神财富。本书按照历史发展顺序写来,以正史为主,兼采野史稗乘,笔记小说,诗词文赋,既概述士人的精神风貌,又记载他们的生活样态;既有某一时代士人群体的总体描绘,又详述了个别士人的具体形态,将严谨的学术研究成果包裹在有趣的阐释和叙述中。知识准确可靠,可作为学术著作来阅
本书以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及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五军都督府分为十门。本书以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本为底本影印出版。
《南京工部职掌条例》五卷,卷一工部、营缮清吏司;卷二虞衡清吏司;卷三都水清吏司;卷四屯田清吏司;卷五营缮所、文思院、皮作局、宝源局、鞍辔局、颜料局、军器局、龙江提举司、清江提举司、龙江抽分竹木局、瓦屑坝抽分竹木局、大胜港抽分竹木局、各厂。对于工部四司职掌,又以科为纲进行汇纂。其中营缮清吏司下设内房科、外房科、杂科、递发
《南京詹事府志》是一部全面记录南京詹事府建置沿革、职掌范围、日常事务、府舍结构、大事年表、人物传记、上疏奏议的志书。今仅残存前三卷“建置考”、“沿革考”、“职司考”、“兼摄考”、“侍讲读考”的内容,殊为可惜。
尚宝司是明代掌管宝玺、符牌、印章的官署。明成祖迁都北京后,尚宝司便有南北之分。时南京众署衙均为闲职,著书写志之风盛行。《南京尚宝司志》便作于此股风潮之末,乃南京尚宝司卿傅宗臯请潘焕宿代为编写而成,明天启三年版刻印行。《南京尚宝司志》是现存唯一一部介绍明代尚宝司的专书,其价值不言而喻。
19-20:世纪之交的中国
节日,生活中的特殊日子, 让人们进入到一种欢愉而兴奋的状态。 那一天,无论谁,在哪里,跟从习俗,彼此同步; 在上下四方,古往今来中,天地自然,人鬼神异,彼此相亲。 这是一种集体的欢腾。 每一个节日,都好像…种隔开, 把我们从漫无尽头的庸常的生活中隔开, 让我们经历节日的欢愉或者特殊仪式后, 精神抖擞的重
《服饰》介绍了中华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服饰文化,是其中晶莹美好的一朵浪花,那些衫裙袄,那些冠冕霞披,那些勾人联想的描述:碧绿的翠烟衫,云肩广袖拖地对开长袍,蟒袍、斗篷、对襟褂……让我们停下匆忙的脚步,进入这古老而迷人的服饰世界。听,它们在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