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倡议自提出以来,所获得的成就举世瞩目,但是同时我们也要清楚认识到共建“一带一路”面临的国际环境日趋复杂。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经济发展动力不足、国际投资贸易格局和规则调整、大国博弈更趋激烈、俄乌冲突持续升级……“一带一路”建设所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之严峻前所未有。准确分析当前国际形势下“一带一路”
本书共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理论与方法,系统介绍了国土空间监测与评价数据源、遥感信息提取技术、遥感监测评价单元体系以及遥感监测与分析评价方法等内容。下篇为应用与实践,主要介绍了国土空间卫星遥感监测与评价的应用案例,内容涉及风力发电设施、城市空间扩张、交通网络、城市宜居、用地指标、经济发展和自然资源动态变化等专题的监测分析
本书依据超大城市与大国首都发展的一般规律,围绕城市定位,从人口、经济、社会、公共服务、资源环境和空间布局等方面系统分析首都北京发展的演进态势和阶段性特征;重点讨论了北京在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和《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过程中所取得的成就、积累的经验以及尚存的不足;进而立足新形势和新要求,从落实新发
本书是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推出的系列年度经济预测报告。本书根据2023年的各种数据,运用计量经济模型、经济景气分析、投入产出技术等对2023年我国经济的不同层面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和回顾,对2024年我国经济发展趋势和主要经济变量进行预测,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全书由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和行业经济景气分析与预测两
本书共六章,内容包括:区域协调发展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民营经济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创新驱动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金融创新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等。
本书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结项成果。本书立足于中国经济特区在改革开放中的功能定位,结合中外经济特区的发展历史和现状进行比较。全面科学地总结了经济特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实践意义及其内在逻辑。研究以中外经济特区的内涵与外延、理论与实践的范式选择、演进与路径选择的研判为基础,对中外经济特区的产生背
我国幅员辽阔,区域和城乡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县域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突出,科学评价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尤为重要。《甘肃县域和农村发展报告(2024)》建立了较为科学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指标设计、数据可得性、横向可比性等方面都有深入的研究,可以作为同类研究的范本。通过与甘肃省统计局的密切合作,本书结合县卡统计数据,运用层次
为反映上海WTO事务咨询中心学术性研究工作的全貌,中心研究部每年编辑出版一辑《贸易投资评论》,以论文集的形式出版。2023年的主题为“动荡与变革下的全球贸易投资发展新趋势”。本辑《贸易投资评论》由13篇论文组成,一部分是近期国内学者的科研成果,另一部分是上海WTO事务咨询中心各业务部门的学术性研究成果。书稿所研究的主题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色研究系列)
本书研究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中国开放发展的新战略,做到了三个结合。一是历史逻辑与现实分析相结合。本书不仅梳理了经济循环思想史以及中国经济循环与开放发展史,而且还是从现实的角度分析了中国开放发展所处的外部环境与内在条件。二是宏观战略分析与微观政策相结合。本书不仅从战略角度分析了中国开放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存在的优势及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