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自建校至今已有125年的历史,其间名家辈出,在中国近现代学术史上留下了辉煌的篇章。 《北京大学图书馆藏北大学术名家手稿》精选北大一百多年来9位学术名家手稿,进行影印整理,即胡适《四十自述》《说儒》,邓以蛰《山水画的南北宗》、冯友兰《论理气阴阳》、朱光潜译维科《新科学》译稿、王力《汉语语音史》、邓广铭《陈龙川传》
本书从2021-2022年度全国重点新闻网站及湖北省省内新闻网站刊发的1000余篇原创评论文章中精选出100篇优秀作品进行集结,涉及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中国力量、生态文明、青春之光、人才筑梦、乡村振兴、文化建设、北京冬奥、热事热评等多个话题,展现了中国蓬勃发展的火热景象和奋进自强的中国力量。
本书稿主要搜集朱驭欧先生清华学校时期至云南大学任教时期的学术性文章以及时政评论文章。朱驭欧在威斯康辛大学的硕士学位论文和博士学位论文节录一部分选入文集,云南大学校史档案中现存的两封朱驭欧信件也收入正文。附录部分收录家属提供的朱驭欧自传稿节选,以及朱夫人吴文嘉写的回忆文章等相关生平资料,以助于读了解朱驭欧的生平与行事。
本书收录了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科研人员在2021年发表的27篇重要学术论文,全面展现了一年来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科研人员学术研究的创新性研究成果,是一部内容丰富而厚重、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论文集。入选的27篇优秀论文均发表于国家重要学术期刊,涵盖了文学、历史、哲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学科领域,既有对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
本书首先聚焦叙事视角下中国西部地区新手英语教师身份构建、西部薄弱中小学教师压力来源以及学校氛围的影响研究,西安半坡遗址史前工坊视角下的参与式教育实践等教育问题;其次探讨了诸多西部语言学发展问题,例如陕南移民视角下的方言分类问题——以汉阴、安康方言为例,“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中国西部语言教育的政策制定与推广策略以及陕西翻译
本书以国家社科项目研究专栏、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古典文献学研究、宋代文学文献研究、现当代文学研究、外国文学研究、新闻与传播、现代汉语、汉语方言研究、民间文学研究、书评与译注、经学研究等栏目来区分,分别刊发系列研究论文,采用主持人负责制,展示各个学科理论与实践研究的相关成果。就本书稿来说,《语言学转向与反叛性真理》《重审
本书是白庚胜先生为人作序、文学评论、讲话致辞的合集,还包含了对中国文化的思考、指向,饱含了白庚胜先生对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中国民族文化的拳拳之心。其为人所作的序中,思想深刻、文字简练,可以看出白庚胜先生对每一部作品都进行了深入阅读与思考,才会作出精炼简短的序言;文学评论也是如此,作者对作品的评论非一味地夸耀、赞叹,还有对
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人身。青年是民族的未来,青年学者是学术发展的生力军,青年学人不仅具有巨大的历史使命感,而且思想新锐,富有理论创新的冲动和勇气,是学术创新和传承、思想探索和争鸣的重要力量。为更好地发现优秀青年学人,与他们共成长,如何鼓励青年学者关注重大学术问题和中国现实问题,在国家社科基金资助和上海社联党
《鼓浪屿研究》是鼓浪屿国际研究中心于2015年创办的学术集刊,专注于鼓浪屿地方区域文化研究,从历史沿革、人物传记、侨乡发展、旅游产业、文献整理等方面对鼓浪屿的人文遗产进行多角度、多侧面的论述。本辑收入鼓浪屿研究原创论文16篇。所收各篇围绕着海洋文明视野下的鼓浪屿,将鼓浪屿置于深远时空坐标观察与微观脉络肌理的解剖,从远景
《鼓浪屿研究》是鼓浪屿国际研究中心于2015年创办的学术集刊,专注于鼓浪屿地方区域文化研究,从历史沿革、人物传记、侨乡发展、旅游产业、文献整理等方面对鼓浪屿的人文遗产进行多角度、多侧面的论述。此为第十八辑。本辑共收录10篇文章,主题包括近代鼓浪屿城市治理体系和武术发展史、近代厦门基督教会的发展和教育之发轫,从郭春秧和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