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克莱修的哲学长诗《物性论》依据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开创的原子唯物论,以大量事例阐明了伊壁鸠鲁的学说。
本书就人类自由之性质的两种对立理论提供了一份精彩绝伦的比较性研究。其中第一种起源于古典时代,是古罗马公共生活所遵循的共和主义传统的内核,此论后来在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城邦共和国中臻于鼎盛,而在当代政治理论家关于共和主义的大量近期讨论中,一直是个焦点议题。这一思维模式的最可畏敌手是托马斯·霍布斯,他对它的质疑之举,构成了
本书系统深入地研究了斯蒂芬·爱得斯顿·图尔敏的平衡理性主义思想及当代价值。以平衡理性为视角打通对图尔敏哲学思想进行研究的“论证逻辑”和“科学哲学”两大研究范式,实现对图尔敏哲学思想的整体重构与定位。本书意在剖析图尔敏平衡理性主义思想的内核,分析传统理性主义的梦想与危机、非理性主义极端发展与弊端,探寻图尔敏理性主义思想背
皮埃尔·让内是学习心理学史不应该绕开的一位重要人物,正是他提出了潜意识这个概念尽管弗洛伊德及其忠实的追随者并不愿意承认这一点。荣格、阿德勒都曾公开承认让内对他们的影响。荣格提出的情结概念几乎等同于让内的潜意识固化观念,阿德勒关于自卑感的研究成果正是建立在让内对不满足感的观察之上。然而,这位心理学大师因为自
这是一本深度解析古希腊哲学巨匠苏格拉底思想精髓的书,精心汇集了《申辩篇》《斐多篇》和《普罗塔戈拉篇》三部经典对话录。通过苏格拉底与不同人物的深刻对话,本书全面展现了其对正义、知识、美德、死亡以及真理的不懈探索与深刻洞见,引领读者感受智慧的启迪,思考生命的真谛。
两千多年前,一位名叫芝诺的商人首次在雅典的绘画柱廊建立了一所学校,从此这位斯多葛主义的开创者在那些追求伟大与不朽的人物中找到了新的听众。 在本书中,作者瑞安·霍利迪和斯蒂芬·汉塞尔曼展现了那些努力践行斯多葛学派永恒美德勇气的人的精彩生活。这本书将斯多葛学派的浅显易懂的故事,围绕智慧、勇气、节
“人性视域”是休谟哲学的立论前提,“理性观”乃休谟关于理性的两种倾向与观点,即“怀疑主义”与“自然主义”。本书立足休谟“人性视域”对其理性观的系统研究,就是要为休谟哲学的基本分歧——怀疑主义与自然主义的张力问题,给出一种平衡、圆融的解读,力求呈现“整体的休谟”;由此亦可澄清现代理性概念如何经由休谟人性哲学奠基而逐步生成
索伦·克尔恺郭尔,以第一个现代神学家的身份而著称,也是丹麦黄金时代的一位著述等身的作家。他既是哲学家,也是诗人和社会批评家,他的许多关键概念,例如恐惧、绝望和个体的重要性,影响了许多20世纪的哲学家和其后全欧洲的思想与文学。《图画通识·克尔恺郭尔》解释了这位哲学家使用的反哲学一词的含义,讲述
本书对21世纪哲学的建制以及哲学所面临的严峻的社会政治环境进行了深刻反思,对21世纪哲学的合法性与未来命运进行了系统思考,对在“苏格拉底也不能得到终身教职”的当今时代“如何做哲学”这一问题进行了元哲学层面的回答,对哲学成果的评价标准、哲学的建制如何影响哲学的内容等问题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本书提出了具有启发性的“田野哲学”
本书首先介绍了梅洛-庞蒂身体现象学心理学思想的产生背景,在此基础上,论述了梅洛-庞蒂身体现象学蕴含的心理学方法论,阐述了梅洛-庞蒂的心理本质观和心理发展观。本书还挖掘了梅洛-庞蒂身体现象学心理学思想在第二代认知科学和具身心理咨询与治疗等领域的当代价值。本书最后评价了梅洛-庞蒂身体现象学心理学思想的是非功过,展望了梅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