茨维坦·托多罗夫(TzvetanTodorov,1939.3.1-2017.2.7)一直是法国文化知识圈中的活跃分子,是著名的文学批评家、结构主义符号学家、历史学家,是当代人文科学的重要思想家。他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从事文学批评,80年代之后走出纯粹的文学研究领域。本著作是将对话作为贯穿托多罗夫思想的主
柏拉图是古希腊*有代表性的大思想家、大哲学家、大文学家、大教育家。他的思想与著作对西方哲学理念与整个文化的发展发挥过重要作用,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是希腊文化宝库中*有代表性的宝藏。增订版合集相较原四卷本全集,除了对原译文进行逐字逐句的修改,还做了较大改动有:(1)原版中各篇对话的提要译自伊迪丝?汉密尔顿所撰写的各篇对话
本书以人的存在为主题,在真理与自由的相互联系中彰显人的存在的本质意义。自由是真理之本质在人的存在中的显现。福柯主要著作所形成的思想脉络例证了人的存在真理与自由之间所呈现的本质联系。通过与其他学者相关思想的比较,凸显福柯思想的独特价值,为理解福柯思想的整体意义展现了新的可能,为探索人的存在及其意义提供了新的方向,为把握真
《宗教与公共理性/菲尼斯文集(第五卷)》的论文力求为约翰·菲尼斯的自然法理论论辩,并且表明一个核心要素:个人与政治道德,以及良好法律秩序的主要原则由理性和可信的神圣启示来指教。《宗教与公共理性/菲尼斯文集(第五卷)》共分四个部分:(1)公共理性与法律中的宗教;(2)接受启示的基础;(3)良心与信仰;(4)争议。菲尼斯文
本书为清华哲学系西方哲学辑刊的2017年卷,内容依然为专栏,本卷的专栏设置分别为:纪念王久兴教授专栏,收集了王先生学生的纪念文章多篇,德国哲学专栏、国外大学专栏海德堡大学,外国专家专栏收集的是国外学者的外文论文(包括德文和英文)等等。
马可·奥勒留是古罗马的“哲学家皇帝”。在历史上,一世英明且苦修哲学的皇帝,除奥勒留外恐怕没有第二人。他在政务辛劳之余,利用短暂的闲暇,与自己对话,对人生进行思考,写下了《沉思录》这本“世界之书”。本书是斯多葛学派的里程碑之作,认为应遵从自然规律过一种自制的生活,回归安宁、平静和理性的心灵状态。时至今日,对
本书从研究奥古斯丁和阿奎那的基督教哲学着手,着重探讨了基督教给哲学增加了什么新的东西。基督教在罗马帝国传播的过程中与哲学相遇,两者并没有一方取代另一方,而是相互改变了对方,相互造成了影响深远的历史效应。基督教哲学便是这种历史效应的一个集中体现,它既是基督教寻求哲学理解、接受哲学追问的直接产物,也是哲学试图去理解和开显基
本书以凝练的语言介绍了影响人类思想进程的伟大哲学家伯特兰·罗素的哲学思想与充满激情的生命实践。全书共分六章,依次介绍了罗素哲学思想的形成与发展,逻辑原子论和实在论,罗素的道德哲学、社会哲学、文化哲学以及罗素哲学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影响。
从叔本华的名著《人生的智慧》中精选箴言,从梵高的绘画中精选作品,然后根据箴言选配绘画,把两者有机结合,提供了新的阅读体验。
在《规训与惩罚》中,福柯呈现了一段刑法和刑罚的变迁史,以此探究西方社会为何从一种酷刑所带来的躯体惩罚转向了一种判处监禁的温和惩罚,并*终揭示了知识、权力和主体性这些常常不为人觉察的规划。 在本书中,作者试图使读者在*次同这本充满挑战且令人激动的著作相遇时便倾注心力。本书将遵循《规训与惩罚》的章节结构,并时常引用福柯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