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哲学》集刊的主办单位为中国法国哲学专业委员会,冯俊教授任主编。第二辑主题为身与心,包含法国哲学论文14篇,译文4篇,约30万字。全书分以下五个栏目: 栏目一:身。包含三篇论文,分别讨论笛卡尔、德留兹和梅洛-庞蒂等人的身体理论。 栏目二:心。包含五篇论文,分别研究笛卡尔、利科、巴塔耶等人关于心灵的研究。 栏目三:身
《沉思录》是公元2世纪后期古代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留传下来的一部个人哲学思考录。主要思考人生伦理问题,兼及自然哲学,是奥勒留所作的一本写给自己的思想散文集。本书是以为罗马帝王亲笔所著的人生哲思,利用四方征战与政事辛劳之间的片暇,记录下与自己的心灵对话,为后世在人生向度上开启了别样的风景。《沉思录》是斯多葛派哲学发展的里程
作为无神论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海德格尔是第yi位提出“存在主义”的哲学家,并促使存在主义理论系统化、明确化。本书以存在问题为出发点,对海德格尔所关注的一系列哲学命题(如存在、时间、真理、艺术和语言等)进行追问与探讨,力图展现海德格尔哲学思想全貌的同时,厘清思路构架和具体概念,突入各个问题的核心与实质。本书的意义在于
本书系统的介绍了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学和语言学方面所做的贡献,着重展示了维特根斯坦是如何清晰的论证了语言边界的存在,肯定绝对价值和人生意义都在语言边界之外,以及维特根斯坦认为语言边界之外的不可言说之物可以在生活里显现的理论依据,这种神秘的显现为维特根斯坦揭示的神秘意涵等内容。本书旨在通过精选出维特根斯坦的经典思想,辅以编译
《论至善和至恶》(《论善和恶的目的》)是西塞罗最重要的道德著作,也是西塞罗最精致和最系统的哲学著作。书中他作为柏拉图主义者与伊壁鸠鲁学派和斯多亚学派等展开激烈论辩,不仅展现了一种修辞技巧与文风,而且有力地揭示了快乐主义的目的与可能的后果。西塞罗认为,合乎本性的,具备美德的行为,才拥有真正的道德价值。
《论灵魂和复活》收录了尼撒的格列高利的中篇和短篇论著。这些作品阐释了人的受造、灵魂和身体的关系以及复活这样的主题,此外还有相关的灵修观念,比较系统地呈现了希腊式基督教的总体思想。这样一种带有希腊思想的基督教著作,能够让我们看到基督教与希腊文化的互动、改造和提升的过程。从尼撒的格列高利对各样主题的论述看,其内在蕴含着极强
在一个你无法把握的世界里,你能否让自己有限的一生散发出人性的极度光辉?在古代西方,这是斯多亚派哲学家最为关注的问题。由爱比克泰德的学生阿里安(Arrian)汇集其老师的即席言谈而成的这本《哲学谈话录》,为我们展现的正是这位命途多舛的斯多亚派哲学家对人生至善的理性探讨,教诲我们智者应如何顺应人的本性而生活。
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人深受焦虑之苦,在很多领域,人们的这种状态都愈演愈烈。分享和学习尼采的治愈思想,能帮助我们从人生的牛角尖中解脱出来,安抚受伤的灵魂,获得内心的安宁。《尼采的哲思解忧课》集结了尼采的治愈思想,并将其运用到日常生活中,面对这样一本书,我们只需要敞开心扉,直面内心的问题本身,在书中静静地寻找答案,从而帮助
《文学与哲学的融合:20世纪中国作家接受尼采史论》内容简介:本书全面清理20世纪中国作家(包括文学批评家)接受尼采思想的具体史实,在此基础上总结他们接受尼采思想的价值取向和处置方式,着重探讨尼采思想对20世纪中国文学在文学观念、创作主题和人物形象等方面所产生的影响。全书共五章。第一章按时间顺序,将20世纪中国文坛
罗素是20世纪zui为知名、zui重要的哲学家之一。在对罗素生平与著作的这部研究作品中,作者不仅介绍了罗素在哲学和逻辑方面的专业贡献,而且呈现了罗素在教育、政治、战争和性道德等方面的广泛观点。一般认为,罗素是现代分析哲学的奠基者之一,并对全球范围内社会观念的革新发挥了重要作用,本书对罗素在这些广泛领域内的成就给出了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