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世纪以来,伦理学在中国已经日益成为一门显学。哲学社会科学其他门类学科均以各自的方式提出与讨论相关的伦理道德问题,参与伦理学理论发展。但就研究现状而言,与对应用伦理、中国伦理思想、西方伦理思想的研究相比,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一度出现被边缘化的趋势。进入21世纪以来,特别是近几年,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研究取得了令人欣喜的进展
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灵魂。本书精选了《人民日报》近年来发表的学习阐释马克思主义的通俗理论文章80余篇,包括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思想、关于坚守人民立场的思想、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思想、关于人民民主的思想、关于文化建设的思想、关于社会建设的思想、
追望大道,求索不息;信仰恒在,历久弥新。2020年是陈望道老校长翻译出版《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100周年,我们将《共产党宣言》展示馆的重要图文资料编印成册,以飨读者。画册系统展示了《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诞生、刊行、传播的全过程,以及对中国革命和革命者的巨大影响。画册也忠实还原了望道先生一生的精神追求、道德文章及品格
毛泽东非常注重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功能,一直倡导用马克思主义去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毛泽东对领导经验加以概括和总结,提出了矛盾分析法、“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方法、调查研究法等一系列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为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伟大胜利以及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本书对毛泽
《读·党史》是我社自主策划的一套小丛书,主要通过摘录已经公开发表和出版的有关文章或图书,在相对短小的篇幅里,为不太了解党史又对党的历史感兴趣的人,特别是广大青年朋友提供党史知识。《毛泽东两次访苏/读·党史第34辑》通过收录已经公开发表的文章,叙述了毛泽东1949年、1957年两次访问苏联的背景、具体日程等。
本书通过“问题重现:马克思主义与道德”“价值重塑:马克思主义与价值类型”“理论重建:马克思主义与伦理学”“方法重构: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与方法论”四个部分书稿通过“问题重现:马克思主义与道德”“价值重塑:马克思主义与价值类型”“理论重建:马克思主义与伦理学”“方法重构: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与方法论”四个部分,分析了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文艺研究》每年两期,分别于6月和12月出版,主要刊发与马克思主义文艺研究相关的学术论文、译文、论著评议、作品分析及有价值的研究资料等。
这是一部呈现毛泽东读书做人的内修之道和治国理政的经验智慧之书。毛泽东是怎样一个人?他是怎样看待鲁迅如果活着会怎么样的问题?他深厚的主观素养和非凡的历史功绩有什么联系?怎样看毛泽东在当代中国的影响和意义?毛泽东是如何从前人的经历中吸取经验教训的?他是怎样知人善任、重视人才的?他怎样评点党内一些重要领导干部?这本传记评论,
书稿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编辑记事与编辑心得,一部是学术研究文章。编辑记事与心得的文章主要写了作者在编辑毛的著作时所得的各种经验,如:版本的考证与选择,文章的取舍,文字的辨认和事实的考订等,这些文章不仅有一定的史料价值,更值得相关研究者与从业者借鉴。学术研究文章为作者在实际工作中,对一些历史争论或应相关要求,经过一定的思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恩格斯的重要发现和伟大创造。作为一种考察人类社会历史的基本原则和重要方法,唯物史观开启了人们科学理解自身发展的新时代。本书以唯物史观的肇基创始为视角,以此解读在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发展早期进程中最重要、最经典的三部著作,分别是《神圣家族》、《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德意志意识形态》,通过对它们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