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录了《周易》上经及下经,附有注释、今译。
本书系《书法家文化修养系列丛书》之一。范氏《老子道德经古本集注直解》,征引古本及前人音训注释凡40余家,附以范氏本人的见解。其内容体现由精气至性命,最后归结为修心的解《老》思路。此书《道藏》失收,焦兹《老子翼》采摭亦不及,洵为道家之佚典,甚为珍贵。全书前半部分以影印国家图书馆馆藏宋刻本《老子道德经古本集注直解》为底本,
本书系《书法家文化修养系列丛书》之一。《孟子集注》是南宋理学家朱嘉对《孟子》的注释作为一代理学大家,朱熹注掺入了他作为理学家的许多见解,这些见解为后世文人所推崇,该书是一部经典注本。《宋刻本<孟子集注>导读》是在国家图书馆藏宋刻本《孟子集注》影印的基础上,邀请业内专家对其进行解读,这些解读见解独到,从全新的角度对《孟子
本书系《书法家文化修养系列丛书》之一。《论语集注》是儒家理学著作《四书章句集注》中的一部分,是南宋理学家朱嘉对《论语》的注释,朱熹经过40多年的用心“理会”,并“逐字称等”后才最终写定的经典之作。全书前半部分以影印国家图书馆馆藏宋刻本《论语集注》为底本,最大限度地还原了该版本原貌,后部分邀请中国人民大学专家学者撰写解读
本书系《书法家文化修养系列丛书》之一。选取朱喜《四书章句集注》中《大学章句》和《中庸章句》。全书前半部分以影印国家图书馆馆藏宋刻本《大学》《中庸》章句为底本,最大限度地还原了该版本原貌,后半部分邀请中国人民大学的专家学者撰写解读,为当代书家提供理论学习与书法创作提供了上佳范本。
本书系《书法家文化修养系列丛书》之一。全书前半部分以国家图书馆馆藏宋刻本《周易》为底本进行影印,十二行二十一字,小宇二十八字,白口,左右双边,最大限度地还原了宋本原貌,后半部分邀请中国人民大学专家学者撰写解读,为当代书家理论学习与书法创作提供了上佳范本。
《周易》是一部中国古哲学书籍,亦称《易经》,简称《易》,是建立在阴阳二元论基础上对事物运行规律加以论证和描述的经典书籍。本书是作者多年来研读《周易》心得体会的提炼与总结。作者从“易道”的视角,对《易》所蕴含的深邃道理进行个别梳理,并形成自己之独特见解。整本书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对《易》的认识;第二部分是对《易经》中
本书稿是湖南省常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汇集的作品集,本分册是一本社科文集。内容由《论语》原文、注释和试译、《论语》学迹三部分组成。其中“注释和试译”部分本着坚持“内证高于外证”的阅读原则,对《论语》大部分核心伦理道德概念尝试作出简洁朴素的解读;“学迹”部分则包括作者与其孩子共读《论语》的问学简录,以及阅读心得。在新的历史
中国是举世闻名的文明古国,其光辉灿烂的传统文化,已成为整个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随着时代的进步,随着探索自然、认知社会的触角不断深入,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迫切需要发掘传统文化宝藏,汲取更多的智慧和精神力量,来进行自我完善、自我提高,从而获取成功。传统文化经典很多,就存在一个轻重缓急和选择的问题,不赞成搞什么百种或50种,
南方夫子言偃(前506-前443年),字子游,亦称言游、叔氏,春秋末年吴地常熟人。言偃把儒家文化带到江南,对中国文化格局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一洗其陋而归于儒,其功不在泰伯下”,从此确立了江南文化“尚文”的基本走向。言偃对常熟的影响也是深远的。常熟有很多言偃遗迹,言子墓在常熟城内虞山东岭,经历代修缮,保存完好。城内东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