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和汉字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两大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人认识自然和自我的生动实践,集中体现了我们这个伟大民族的思维方式、思想情感、聪明智慧、精神追求等精神特性。 《藏在节日中的汉字》将节日与汉字相结合,是一本从文字学、训诂学的专业角度深入浅出地讲解各种节日的知识读物。本书选取除夕、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
《藏在节气中的汉字》选取2016年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中国二十四节气为对象,讲解了二十四节气创立的原因,按节气的顺序逐一分析各个节气的时间和季候特点,解构节气相关的古文字,使读者更清楚地了解这些古文字的演变与节气的关联,剖析其中蕴含的古文化知识,并链接节气相关习俗、人们在这些节气中的
古文字学初阶
《怎样学习古文》是一部深入浅出的古文研习指南,是一把开启古文学习的金钥匙。全书以找问题、比较、辨流别三大方法论为主线,系统剖析了从春秋三传、《史记》、《汉书》到唐宋八大家、桐城派等历代经典名篇的创作特色与艺术得失。作者创造性运用刘勰《文心雕龙》六观理论,将艰深的古文鉴赏之道转化为可操作的学习路径,带领您由表及里地掌握古
本书以整体性的视角,探讨了疑问代词类周遍性主语句的性质、范围和分类,运用三个平面理论,全面、细致地描写和分析了该句式。本书在历时研究基础上,结合句式特点,提出疑问代词类周遍性主语句是紧缩构式,根据疑问代词的虚化程度,将句式进行微观分类,不同的类别在句法、语义和语用方面既同且异。本书以发展的眼光和整体性的视角,结合从上而
公文写作是各类组织都会涉及的一项重要工作,但传统的公文写作存在容易出错、风格不一致、效率低等问题。在人工智能(AI)技术快速发展的浪潮中,公文写作这项工作也可以借助以DeepSeek为代表的AI工具完成“升级”,实现质量和效率的提升。 本书共17章,第1章以《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为依据,介绍公文的特点、作用、写作
近年来,第二语言学习者的口语能力一直是研究者们关注的研究领域。本书从认知加工理论视角探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口语能力发展的认知机制及其影响因素。书中所有研究均基于认知行为实验,强调口语能力不仅是语言技能,更是认知能力的体现。书中采取多维度、多侧面的研究方法,探讨了句法因素、韵律表征、词汇激活和组块加工对口语流利性的影
本书属于浙江省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成果(第二辑)。本书简要描写金华方言的声韵调、连读变调、文白异读、小称音变等,以国际音标标注1000个汉字的老派与新派读音,收集1200条方言词及50个语法例句;语料方面既有规定内容的《牛郎和织女》长篇故事,又有广泛流传于当地的童谣、谚语、俗语、歇后语、谜语、传说等口头方言文化作品,还有即
"本书是“第十四届中文教学现代化国际研讨会”(2024年7月13日—14日,四川大学)会议论文集。本论文集收录论文45篇、电子作品13个,论文作者来自中国、美国和越南三国。来自中国的论文共43篇(其中包括香港1篇、澳门2篇)、美国1篇、越南1篇。电子作品全部来自中国。论文内容包括以下7类:(1)特约报告;(2)中文教学
本书通过田野调查获得了大量语言材料,并以此为依据描写分析了青海河湟地区汉语方言及部分民族语言在语音、词汇、语法上的特点,重点关注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因语言接触而呈现的语言生态。此外,还将一手语料以附录的形式收入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