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学咨询支撑科学决策、以科学决策引领科学发展”是党和国家赋予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光荣使命。中国科学院作为国家自然科学最高学术机构和科学技术最高咨询机构,面向决策组织开展事关国家发展全局和长远的重大问题的咨询研究,面向社会公众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理念。全新改版形成的“中国科学院年度报告系列”聚焦国家科学技术发展、创新发展
主要涉及了我国西北地区在中国历代地缘政治中的地位和作用。全书共十章,第一章概论,主要对本课题的学术史进行了回顾,还论述研究基本理论、研究方法、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等;第十章论述了地缘政治视野下的西北经济与文化特点。除了这两章外,其余八章主要研究了从先秦时期开始至近代的西北地区在历代地缘政治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主要涉及了中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报告2014》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发展年度报告的第一部,开创了生态文明建设动态评价学术研究新领域。 作者首创中国生态文明发展指数(ECPI)、中国绿色生产水平指数(GPI)和中国绿色生产发展指数(GPPI),首创中国绿色生活水平指数(GLI)和中国绿色生活发展指数(GLPI),并且都首次真正实现了
为了加强对国家环境政策、重要环境规划和重大环境工程决策的技术支持,让更多的政府公共决策官员、环境决策者、环境管理人员、环境科技工作者分享这些研究成果,环境规划院对这些专题研究报告进行了分类整理,王金南、陆军、吴舜泽编辑成《中国环境规划与政策(第11卷)》一书,分卷陆续公开出版。相信《中国环境规划与政策》的出版对有关政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编*的《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状况评价研究与应用》主要内容分为5章,其中第1章为概述,第2章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县域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第3章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评价方法研究,第4章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状况评价与分析,第5章为主要结论。
《低碳城镇:碳汇保护与提升技术模式》主要围绕城镇可持续发展和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需要,系统阐述城镇生态系统碳汇计量方法,以及城镇绿地、湿地生态系统和城镇建筑物空间立体绿化关键技术集成及其应用示范,并总结提出了我国不同地区应对气候变化的碳汇保护适用技术清单及科技示范方案。
《上市公司环境绩效评价研究》在广泛调研有关环境绩效评价的国内外研究动态的基础上,融合会计学、经济学、统计学等相关学科专业知识,以利益相关者理论、资源基础理论等为研究基础,采用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将绩效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等引入上市公司环境绩效评价基本理论体系之中,明确界定了环境绩效评价的内涵,系统研究了环境
《理解中国丛书:中国的环境治理与生态建设》紧扣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困境,考察中国生态文明的建设实践,从环境、承载能力、工业化、城镇化、自然资源关联性、可再生能源革命,以及发展的“天花板”效应等方面,厘清了生态文明与工业文明的关联与区别,揭示了生态文明是相对于工业文明的一种社会文明形态,表明生态文明在中国的实践
第一章作为引子,讲述了辉煌一时的复活节岛文明的崩溃,意在类比当人类毁灭了地球的时候,又将何去何从?第二、三章是这部长时段叙事的起点,描绘了人类诞生之初的生态环境,以及历经百万年的采集狩猎活动;第四、五、六章以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印度河流域、长江—黄河流域、安第斯山区为例,描绘了全球范围内向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分析
《我国首都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及预警研究》内容包括:第1章绪论;第2章北京生态文明建设评价及预警研究的基础;第3章构建北京生态文明建设评价及预警体系的制约要素的研究;第4章北京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第5章北京生态文明建设预警研究;第6章北京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