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选题是“浙江文史记忆”丛书之一。书稿以时间为序,以路桥区的文明进程、思想文化成果、历史文化名人为主线,深入挖掘自河姆渡时期以来路桥的文史积淀,为广大读者展示了数千年来路桥的历史文化总貌。本选题以通俗易懂的故事为载体,结合历史研究资料,阐述了路桥在文化、历史、哲学、科学、艺术等方面的发展历程,同时明晰当地文化的形态和特
玉环文史社科领域的专家学者经两年的精心钩沉,将玉环自西周时期至今的文史记忆,以时间顺序凝聚为8个章节90个故事,精准总结了玉环历史上的重大文明进程、重大思想文化成果和重要文化名人,充分挖掘玉环文化的丰厚底蕴,完整阐述了该地区在文史哲、科学、艺术等方面的发展历程,使读者充分了解玉环文化的形成、发展、兴盛过程及其贡献,展示
“浙江文史记忆”丛书之一。书稿以时间为序,以台州市三门县的重大文明进程、重大思想文化成果、重要历史文化名人为主线,用生动优美的语言阐述了自河姆渡时期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属于三门地区的“文史记忆”,为广大读者群体展示了数千年来三门的历史文化总貌,完整阐述了该地区在文史哲、科学、艺术等方面的发展历程和人文精髓,同时明晰
“浙江文史记忆”丛书之一。书稿以时间为序,以新昌县的重大文明进程、重大思想文化成果、重要历史文化名人为主线,以图文并茂的形式阐述了自先秦时期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属于新昌县的“文史记忆”。本书突出总体性,展示了新昌县历史文化的总貌,完整阐述了新昌县在文史哲、科学、艺术等方面的发展历程和人文精髓,明晰了其文化的形态和特
本书为常山的宣传用书,是《一本书读懂常山人文》的续作。作者从历史人物、地名由来、人文故事等方面深入、细致地介绍常山县,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引人入胜的情节、引经据典的史实,层层解读辉煌厚重的常山历史,展示精彩纷呈的地域文化。全书收录文章共约一百篇,分为名人、史事、传说这三个篇章,时间跨度从五代十国到近代,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本书为湖南省衡阳市各高职院校通用公共基础课教材。该书主编为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琦,湖南省职业院校专业团队高职思想政治教学团队负责人。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传统文化。主持省部级项目5项,市厅级项目6项,出版专著1部,主编教材2本,发表省级以上论文26篇,市厅以上社科论文奖5项。参编单位包括衡阳市
《激流中的呐喊:常熟文化叙事1915-1945》一书由中共常熟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组织编著。书稿共17万字,约17篇文章,收集整理了抗日战争时期常熟当地的报刊、唱歌演剧、文学作品等反映常熟历史的珍贵史料。展现了常熟新闻界反抗日本侵略的斗争精神和在抗日战线上所取得的成绩,以及常熟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抗战的决心和信心
剑瓷誉天下,宋韵好龙泉。龙泉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于唐乾元二年(759)置县。宋宣和四年(1122),改称剑川县。宋绍兴元年(1131),复名龙泉县。1990年12月26日,撤销龙泉县,设立县级龙泉市。《龙泉宋韵》以历史文献典籍、地方志及家谱为依据,以历史传承和遗存、遗址为佐证,采用文史资料“三亲”整理、挖掘和社会科学
本书由阳春市档案馆、阳春市春城街道七星村委员会以及阳江市漠阳江红色文化研究会组织编纂,以新中国成立前广东省阳春县先农乡(今七星村民委员会一带)的革命斗争历史为主要内容,通过一个个具体生动的人物、事件,记录了阳春县先农乡参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部分革命同志(指战员)、中共地下党员以及唇齿相依的积极分子、堡垒户和热爱美
本书是一部江门的文史资料集。全书分三部分:1.文史专题——启超文化:梁启超,广东省广州府新会县熊子乡茶坑村(今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茶坑村)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这一部分的内容对粱启超的思想、文化、学术及其主要影响作了阐述。2.民主党派及社会团体:回望了江门市七个民主党派与市工商联合会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