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谢灵运作品收录全面精当。共含谢灵运诗歌、辞赋等佳作47篇,包括《登池上楼》《七里濑》《登江中孤屿》等脍炙人口的山水诗篇名作。2.名家鉴赏。著名古典文学专家吴小如、刘学锴、赵昌平、杜志强等共同鉴赏品评谢灵运诗歌、辞赋佳作。3.书后附录谢灵运生平与创作年表,了解这位一生好向名山游的世家子弟、天才诗人谢康乐风流洒脱至极,
现代中国文论主要指清政府终结与新中国建立之间的文论,其既不同于中国传统文论,也与当代中国文论相距悬殊,因此在20世纪中国文论的历史上是一个独特的存在。本书共分为八章,聚焦于数十种现代中国文论著述,从知识转型、本土化、人生主义、进化论、自然主义、唯物论等多个角度展示了现代中国文论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在呈现现代中国文论原貌
本书是在吴晓东老师组织的北大现代文学专业研究生读书会讨论稿的基础上整理而成。讨论的对象主要是1940年代的中国现代文学作品。参与者从文本细读入手,结合原始报刊材料以及文本发表的历史语境,探索和发现40年代新的问题空间,从中具体辨析和阐发何谓现代,何谓现代中国等议题,进而辐射出对20世纪中国乃至当下现实的一些重大问题的思
在中国现代文学起步的时候,图书、报刊等印刷媒介的成熟与普及改变了以往文学传播的模式,现代传媒机制中的作者、编辑、媒介构成了文学传播的核心力量。文学编辑作为媒介的管理者和参与者,在文学传播过程中发挥了把关人和推动者的作用,调节着作家与读者之间的传播与接受行为,是文学传播链条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他们往往通过倾注于文学读物中的
唐宋八大家在中国古代散文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而清代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系统总结期,考察清人对待唐宋八大家的态度,既可勾勒出八大家在清代的接受史,有助于更全面地了解清代古文发展脉络,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总结整个传统散文世界学习八大家的经验,有助于完善和建构古代散文的批评话语,具有相当的开创性。此书以清人对待唐宋八大家这一文学
《昭明文选》是我国南朝梁武帝时代昭明太子萧统主持编撰的一部书,也是今存最早的一部古代赋、诗、文选集。遍及诸体,兼收古今,不仅保留了周秦至齐梁许多作家的作品,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而且反映了当时进步的文学观点与崇高的艺术趣味,是我们的祖先留下的一笔巨大的珍贵文化遗产。全书六十卷,收录了周代至六朝七八百年间一百三十个知名作者
书稿为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以刘宋孝武帝朝的政治环境为切入点,全面梳理孝武帝朝的重大历史事件和人际关系。进而从历史本身脉络出发,在还原史实的基础上,探寻政治与社会文化、文学变动背后的草蛇灰线。第一、二章侧重史实考论,为文学新变论述奠定基础。第三、四、五章侧重孝武帝朝政治与经学、文学的互动及文学新变研究。书稿正本清源
本书收录了《从生活到文学——现实题材网络文学的创作与审美探究》《由“文质彬彬”看铁凝散文的文化传承意义——铁凝散文简论》《山东作家的地域文化特征——以山东女作家群和青年诗群为例》《先锋与传统的融合——刘照如小说叙事策略论》等文章。
《春温笔端——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与教学论文类编》是作者的论文集,精选作者近年来发表的论文,分类编订。主要分为鲁迅研究专集、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研究专集、中国现代文学学科教学研究专集、当代作品评论专集。每一部分选取了代表性论文,对中国现代文学的一些重要问题发表了个人看法。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转载。本书具有较高
本书是一部文学评论集,主要分为三部分内容:与老作家王蒙的对话,与诗人、评论家陈超的对话,与评论家王力平的对话。在这三篇主要的对话文章之下,分别收录了作者与该对话主题有关的的评论文章。其中与王蒙的对话讨论了王蒙的创作思想和相关作品,与陈超的对话则将铁凝、莫言、刘震云聚合在一起讨论,与王力平的对话则梳理了河北当代小说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