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知识溢出效应的创新型城市功能发挥机制及提升路径研究》通过以实证识别出发挥外部功能效应的创新型城市为研究对象探析创新型城市的功能发挥机制及其提升路径。从区域经济学知识溢出效应为切入点,重新认识与界定创新型城市内涵与核心功能,构建创新型城市理论体系与功能发挥机理模型,来揭示创新型城市发展规律以及功能效应发挥机制。不以
经过改革开放的实践,现如今对城镇化新定位的高度,已超越了其曾被一些学者赋予的“扩大内需的战略性”意义。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明确提出,要推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坚持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传承文化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亦指出,要按照尊重意愿、自主
《工业化时期德国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研究(1840-1914)》主要从社会经济史的视角来研究德国城市社会发展变迁。19世纪初期德国地区城市经济职能已经开始朝着商业化、专业化与开放化的趋势发展,城市的职能已经从以行政职能为主,逐渐向以经济职能为主转变。近代德国城市社会发展也促使市政管理朝着现代化趋势演进。19世纪德国的城市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13》(以下简称报告)以“大国治理之城市安全”为主题,紧密围绕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2003年“非典”以来我国的城市安全发展历程,对城市安全治理的制度、理念和实践进行了系统分析和深入研究。《报告》共设计了综合篇、城市治理篇、制度建设篇、技术创新篇、社会理念篇、应急产业篇、国内案例篇和国际经验篇8
本书分为总报告、主题报告、地级市竞争力报告、县级市竞争力报告和特色报告五个部分。总报告包括2019年度吉林省地级市和县级市的竞争力排名和情况综述,全面总结了全省各市竞争力的发展概况和综合表现;主题报告提出开发区是推动吉林省城市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口,要推动开发区向创新方向转、向集约集聚发展方向转,向可持续发展方面转;地级
“粤港澳大湾区”已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个战略将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指导和引领粤港澳深度融合发展,参与全球竞争,为中国改革开放开创新局面。本刊由广州市社科联组织编撰,整合广州社科界的优质学术资源和国内区域经济研究领域的知名学者,结合当前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带来的巨大机遇,聚焦新形势下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综合考察
本书以经济新常态为背景,以国家战略为目标,以现有研究为基础,以未来趋势为导向,以城乡一体发展的动力来源为研究边界,按照“总体理论框架——现状描述——理论分析——实证研究——制度响应和匹配”的逻辑,对新常态下中国城乡一体发展面临的新机遇、内外部动力转换进行理论阐释和实证分析,并构建基于新情景的城乡一体政策体系。随着中国经
本书内容主要通过三个部分展开。首先,对国家粤港澳大湾区战略定位及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关系进行背景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湾区时代未来的发展预期。而在目标的定位下,对湾区的生态、创新、互联、文化、协同五大要素进行现状观察,并提出要素的分目标与发展路径,同时对9+2+3各个城市及自贸区的规划进行罗列解析。其次,本书集结粤港
乡镇政府直接面向农业农村农民,是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直接主体,是党和国家各项农村政策的具体执行者和实践者。同时,乡镇政府贴近基层,最便于了解农民的需求意愿和需求偏好,具有获取农民需求信息的天然优势。因而,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乡镇政府扮演着重要角色。同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村是基础,乡镇是关键,因而乡镇政府亦在乡村振兴
随着经济全球化,国际分工的分工形态演进为以价值链分工为主,这种分工形式不仅表现为链条之间的分工,而且表现为各个链条在城市之间的分工。其中,高端生产环节一般分布在全球城市,而低端生产环节基本分布在一般城市。基于此,本书借助新兴古典经济学的超边际分析方法,试图以全球价值链理论和全球城市理论的交叉点为切入点,从分工演进的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