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系“当代中国教育学术史”丛书之一,编者通过学术史梳理,对国内在教育基本理论研究这一学术领域40年的发展历程进行较为全面、充分和客观的回顾和总结。书中回溯了从教育史到学术史,从西学东渐到改革开放教育基本理论的发展历程,主要从教育基本理论的制度化、多元格局、范畴演进,以及21世纪以来教育基本理论的探索和转向等方面对既有
本教材有机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注重对教育社会学学科论部分的梳理与研究;突出我国教育社会学学科建设取得的新成就;凸显教育社会学理论与教育实践的有机融合;强调教育社会学教材的理念革新与功能拓展。
《教育4000问》一书充分表明:问题是智慧,问题启迪智慧,问题是智慧的海洋,问题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提示器。人们的思维始于问题,创新始于问题,发展始于问题。本书是启迪教育智慧的一把钥匙,是一本为提高教育质量服务的教育指导用书。本书提出了4308个为什么,内容主要涉及思维和教育。问题表面上看并没有答案,主要是抽丝剥茧地不断
本书为文学作品。为了唤醒全国各地更多教师的自我发展与生命成长,教育部师德师风建设基地(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市中小学师德师风建设基地和北京师范大学中华文化教育研究院精选《论语》中与教师生命成长及教育教学密切相关的60章内容,自2015年至今,已举办了42期“京师好老师生命成长营”和11期“新媒体百日线上《论语》学习班”,
本教材以地方高校学生特点、学校资源禀赋为基础,以地方高校劳动教育中存在的痛点堵点为导向进行谋篇布局,突出对地方高校大学生价值观、劳动精神、职业观和劳动创造能力的培养,共包括11章。当前我国已出版的高校劳动教育教材一是以教育部直属高校学生为对象,二是以职业技术学院学生为对象,而以占高校总数98%的地方高校学生为对象编写的
由江西省教育厅主管,省教育评估监测研究院、省教育学会主办的教育理论期刊《教育学术月刊》2024年迎来创刊40周年。为此,《教育学术月刊》编辑部特编选40年来具有代表性的论文,汇集成《四秩芳华:〈教育学术月刊〉论文精华版》一书。本书精选了创刊以来收录的文章24篇,覆盖了教育基本理论研究、教育发展探索、政策与管理、教师与学
本教材构建了八个模块内容:新时代呼唤大学劳动教育新作为;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以劳动托起中国梦;构建美好生活,提升劳动能力;劳动创造价值创新引领未来;劳动无贵贱,技能分高低;谨记劳动安全,护航职业健康;知法懂法会用法,职业保障安心法;创新创业,实现自我超越。主要阐述了以下内容:劳动的内涵与价值、劳动观的形成与发展、劳动
每一所成功的融合教育学校背后都有一位充满激情、远见卓识和务实的伟大校长。在融合教育学校中,校长需要倡导融合愿景、组建高效团队、创设融合环境、规划课程和班级设置、决定优先事项、鼓舞团队士气等。随着融合教育的深入发展,校长的职责越来越复杂,需要具备的能力也越来越高。本书不仅对融合教育与特殊教育相关理论做了基础的解读,而且阐
本次研修班采用“培训+培养”模式,时长3年,拟培育出在本学科领域有很好的教学能力、教研能力、课程建设能力以及团队领导能力,并在市级和全国范围内有一定知名度的学科带头人。本书是所有参训教师的研究成果,聚焦“三教”改革,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一、课程重构,教师在对教材深入理解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构,以取得更好的教
课堂教学有以“教”为中心、以“学”为中心和以“做”为中心,本书围绕“行心创”生活课堂的理论与实践,是以“做”为中心,它包含知、情、意三个维度,旨在通过行知创的深度学习、行情创协同学习、行意创项目式学习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生活力、生活关系和生活方式,以更好地落实核心素养。该课堂具体采用行知创“经验-概念-原理-技术-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