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牵头,组织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农业农村部成都沼气科学研究所共同编写的中国农村现代生活条件年度研究报告。
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的探索是与时俱进、持续深化的过程,相关理论研究也需要保持开放性和创新性,在动态发展中完善理论体系,在实践创新中检验理论成果。为此,本书对共同富裕视角下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做了系统、全面的研究
·《广东乡村振兴发展报告》是由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组织编写、跟踪研究广东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生动实践的年度报告。
农民问题是三农问题的出发点、落脚点,是核心问题。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农民内生能力成为影响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提升农民内生能力是当务之急。本书旨在探索农民内生能力提升的影响因素,激发农民的潜力,促使其从要我富向我要富转变。
本书首先分析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乡村振兴战略对发展低碳农业的需求,以及低碳农业发展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和价值;其次,构建乡村振兴战略下低碳农业发展的分享经济理论模型,研究分享经济对提升低碳农业发展效率的可能性及测度方法体系;然后,构建乡村振兴战略下低碳农业发展的四种分享经济驱动机制;在此基础上,系统分析中国低碳农业发展
本书在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将土地经济学、土地交易市场理论、风险理论、制度经济学理论、社会福利理论等应用于农村宅基地入市研究中,有针对性地对长江经济带主要省份展开调查,分析当前农村宅基地入市的现状特点及存在问题,并利用案例分析法、Logistic分析模型、博弈模型、因子分析法、计划行为理论模型等多种研究方法进行实
《一四一团志(1997—2015)》系统全面地记述自1997年1月至2015年12月一四一团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人口、民族、风俗、教育、卫生、环境、物产、人物等情况,如实反映了一四一团场建制沿革和各项事业的发展进程,为世人了解一四一团场的社情、地情、民情、物情提供了丰富翔实的史料。《一四一团志(1997—2015)
作为乡村振兴的重点方向与数字中国的关键内容,数字乡村是随着网络化、信息化和数字化的推进,以及当代村民数字技能不断提升而催生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与转型成果。建设数字乡村能够充分激发并释放数字经济在乡村振兴中的巨大潜能与倍增效应。本书尝试融合共生理论、耦合理论、赋能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创新生态系统理论、人地关系地域理论,
尽管农贸市场遍布全国各个城市社区,但目前脏、乱、差、湿、腥、臭的现象普遍,改造升级的需求十分迫切。农贸市场的转型和提升是一项民生工程,切实体现了地方政府在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求,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方面的执政能力与水平。本书以温州在农贸市场转型升级与服务未来社区建设方面的探索实践为蓝本,结合国内外农贸市场发展的成功案例
在乡村振兴战略纵深推进的新阶段,构建以科技创新驱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已成为迫切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