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史料影印本,是“黄河国家治理文献集成”丛书第88册,系民国卷分册,收录《河工图谱》和《古今治河图说》。《河工图谱》收集了新旧河工堤、埝、埽、坝、护岸及主要实例图谱161幅。《古今治河图说》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简明扼要地讲述了黄河河变症结及施治方略。全书包括11章,第一章为概论,第二章记述了《尚书》中关于禹河形成的论述
本书为史料影印本,是“黄河国家治理文献集成”丛书第70册,系民国卷分册,收录《豫河志》5—8卷。《豫河志》是一部记录河南省境内黄河(及沁河)水利工程的专志,共28卷,包括图1卷、源流3卷、工程9卷、经费9卷、祀典3卷、职员3卷,约29万字。本书除源流部分征引《禹贡》等史籍外,其余部分则断代为书,记述了清顺治元年至宣统三
本书为史料影印本,是“黄河国家治理文献集成”丛书第89册,系民国卷分册,收录《黄河地形图图志》。《黄河地形图图志》分为43章,收录黄河下游沿河地形及工程、社会情况等地图48幅,并附有相关的调查资料。本书详细地记录了黄河流域的地理信息,包括河道变迁、流域地形、河工设施、地方概况、水患情况以及各地的土质、物产和地价等内容,
本书主要记录了民国时期山东省公署对黄河下游工程进行勘查和整顿的情况。《绥远河套治要》对河套地区的地形地貌、经济发展、行政建制、社会治安、风俗文化等作了详细叙述,尤其对八大干渠的沿革以及支渠的数量、名称、长度和灌溉面积等作了详细记录。《河套与治河之关系》详细论述了河套地区的战略地位,并指出黄河的治理对于保护河套地区以及黄
本书针对长江流域典型小微水体开展了基于污染溯源的绿色治理技术实证研究。全书共分8章,内容分别是绪论、水体污染溯源诊断方案、水体绿色治理技术筛选、基于污染溯源的典型城镇河流绿色治理技术实证研究、基于污染溯源的典型城市河流绿色治理技术实证研究、基于污染溯源的典型农村河流绿色治理技术实证研究、典型城市湖泊绿色治理技术实证研究
本书以黄河宁夏段大柳树-沙坡头连续弯道和四排口连续弯道的人工斜槽裁弯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实测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连续弯道中复合弯道和连续急弯的流体动力学与几何特性,并探讨了人工斜槽裁弯的水流结构和河道调整,系统研究了斜槽裁弯在不同水文条件下新河道(斜槽)的水流运动和河床变形情况。目前,对人工斜槽裁弯的研究甚少
本书收集整理了1917—2012年海河流域海河口、永定新河口和独流减河口的河口段概况、入海径流及泥沙、河口现有水利工程及防洪标准、河口相关规划,收集整理并分析了渤海湾内历年来的自然条件资料,包括气象、风浪、潮汐潮流、风暴潮、泥沙运动、冰凌赤潮和海平面上升等,并对2013年10月渤海湾大范围现场水文测验资料(包括同步潮位
本书研究了河道生态治理与工程设计的问题,阐释了河流的基本概念、演变历程、特征、功能及河流生态系统,为理解河道生态治理与工程设计奠定了基础;分析了河道生态治理与工程设计面临的诸多挑战,明确了生态治理与工程设计的目标与主要模式;探索了河道堤防、护岸工程设计;研究了河道生态治理施工;论述了河道生态治理中的水污染防治措施,分析
本书为文物资料的影印汇编。黄河的治理,是历代统治者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清代历时长,政权较稳定,对治河相当重视。河督位高权重,治河机构完备,堵口修防不惜巨资,都是历代所不及的。河南省档案馆馆藏大量清代河务档案,真实地记录了清道光时期以来对黄河抢修决口的种种实践,从组织抢修到所需物料银两、大堤丈尺,无一不载,极具史料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