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泛吸纳第一版使用反馈和建议,以及植物科学领域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我们精心修订并推出了《植物生物学与生态学实验》第二版。本书继续依托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生物学和生态学系深厚的实验教学底蕴,同时紧密跟踪国内外植物科学教育的发展趋势,旨在为学生提供一本更加全面、前沿且实用的实验指导图书。
在生态文明建设国家战略驱动下,边坡治理工程正经历从刚性支护向生态-工程协同治理的范式转型。尽管植被护坡技术因兼具生态效益与景观功能而备受青睐,但在实施过程中却面临着护坡效能难以长期评估的难题。本书聚焦全球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加剧背景下山地灾害防治的迫切需求,以植被护坡技术的科学瓶颈为切入点,系统构建根系动态固土的理论体系
书稿撰写人从事菌物学及菌物产品研发工作10余年,在菌物资源、育种及产品开发等方面有着较为丰富的经验,熟悉相关实验技术、方法、过程。本书主要包括菌物资源、菌物育种、菌物栽培、菌物发酵、菌物化学、菌物分子生物学及菌物产品七部分,图文并茂的介绍了菌物从资源采集、培育到产品应用一系列的实验方法、过程、注意事项等内容。本书适合有
本书主要介绍了植物细胞与组织研究中广泛应用的技术和方法,共3篇8章,即植物细胞与组织制片原理、植物细胞与组织制片方法和技术、植物组织与细胞研究实验操作3篇内容,包括植物制片的目的和方法、植物制片的原理、常用染色剂及染色方法、石蜡切片法、半薄切片技术、非切片制片、植物细胞与组织显微测定、其它切片技术。
荒漠植被是石羊河流域荒漠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护荒漠生态系统的稳定起着主导作用,其分布及变化对于我国西部地区环境变化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本书基于大量野外调查和查阅资料的基础上,系统介绍了石羊河流域自然环境及变化特征,荒漠植物区系、生活型及物候特征,荒漠植被类型、分布及动态变化特征,分析了荒漠植被演替规律及其影响因
本书在对全球和中国云杉林进行概述的基础上,以样方数据为凭证,系统地描述了中国云杉林15个群系(含75群丛组和132个群丛)的地理分布,自然环境,生态特征,群落组成、结构和类型,建群种的生物学特性,生物量与生产力,群落动态与演替,价值与保育等特征。全书图文并茂,数据翔实,通俗易懂,引证了650个样方,附配200多幅反映群
本书的样方数据是近十年来的调查数据以及部分历史数据,共1184个样地,3353个样方的数据资料。按照植被分类系统,中国针茅草地被划分为32个群系,132个群丛组,508个群丛。其中9个群系为新发现,70%以上的群丛组和群丛为首次记录。针茅草地在中国14个省区都有分布。其中,10个省区有针茅群系新纪录,尤其以新疆、青海和
DK携手两位英国真菌生物学家重磅出品,中国微生物学教授严谨审校。书中绘制200多幅精美全彩插图,讲述约300种蘑菇、地衣和其他真菌的精彩世界——蘑菇外形、内部结构、生长环境、生命周期、地域分布、历史故事、神奇实验、科技应用……向读者展示出一个完整的真菌科学世界。 始于蘑菇,发现孢子和菌丝的秘密,探索真菌、地球和人类的
本书收录植物共89科247 属338种,以乔木、灌木、 草本、藤本、水生植物等五 大生活型进行分类,并详细 展示了每种植物的全株、叶 、花、果等识别特征。植物 照片全部来自翠湖国家城市 湿地公园真实记录,本书的 编写也是对翠湖国家城市湿 地公园20年来湿地修复、生 物多样性保护成果的阶段性 总结,
DK珍奇博物馆系列轻盈上市 真菌不属于动物,亦不是植物。它们中有的隐藏在地下,不断为破土而出积蓄力量,最终形成似小伞、似珊瑚、似耳朵的可爱模样。有的与植物根系缠绕共生,有的会在潮湿粗糙的树干上冒出尖尖,有的还能依附动物的绒毛奔向远方。这本轻盈精致的收藏集,带你走进神秘的真菌王国。它们色彩缤纷,似精灵的魔法;它们促进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