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的国家重大需求,聚焦生态学和遥感科学的研究进展,本书系统地介绍了生态遥感理论、方法及其在生态系统监测评估的应用。本书共有三篇17章。第一篇是理论篇,包括第1章和第2章,分别介绍了遥感和生态系统的基础理论知识。第二篇是方法篇,包括第3~7章,分别介绍了生态系统分类、陆表植被、陆表水文、陆表能量等
本书聚焦湿地与城市水生态的保护与修复实践,提出了发挥水文过程重要基础性作用与湿地独特的水生态功能,基于河流与湿地水生态过程,以流域为尺度,优化流域水系布局,修复流域水系形态,落实湿地空间,利用湿地改善流域水循环,保护水环境。提出构建以流域为尺度的流域国土空间规划的设想,实现多规融合与湿地技术协同。基于流域水系与湿地改善
《环境化学实验》双语教材为高等院校环境化学相关课程的配套教材。本书共四章,第一章绪论,主要内容包括环境化学实验的目的和任务、实验室安全守则和实验室意外事故处理;第二章常用仪器使用方法,主要内容包括玻璃仪器的洗涤及干燥方法、环境化学实验用水及制备和环境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第三章环境样品前处理技术,主要内容包括气体样品采集方
本选题以“连续性”思想为研究对象,以西方环境美学双峰卡尔松与伯林特的环境美学思想为重点研究内容,考察“连续性”思想在西方环境美学中的展开。一方面,期望以“连续性”为线索重新串联起西方环境美学的发展脉络与演进逻辑,从而从一个不同侧面重新审视西方环境美学并更好地回答环境美学的核心议题:欣赏什么以及如何欣赏。
十四五规划提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仍然处于关键期、攻坚期和窗口期,需以减污降碳为主线,推动绿色低碳与经济发展的深度融合,助推可持续发展内生动力。生态环境保护一方面应从防控污染物排放入手,切实降低污染物排放总量和强度另,一方面应完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提升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引导污染物以自然消纳的方式进行合理传导。基于上述背
本书立足于黑龙江省东北寒区河流特点和水生态现状,以系统性、科学性和实践性为原则,分析河流水资源和水环境状况,分析典型河流天然水化学特征、地表水水质状况,提出改善河流水环境的措施;采用不同方法分析典型河流生态流量,提出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所需的生态流量保障方案;合理确定河流生态流量保障目标,提出解决流域生态流量监管在评估
本书首先对生物多样性的基本概念、理论、评估概况、特征和作用以及保护管理的重点和挑战进行了介绍。其次,以甘肃省青土湖为例,从生态环境变化的遥感识别、水生生物、陆生植物和生物多样性认知等方面对该区域生物多样性展开调查,并提出保护管理“一稳、二构、三权衡”的对策建议。本书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结合,将自然本底调查与社会调查相结
本书的主要内容不仅包括环境经济学的发展史和基本理论、环境问题产生的微观原因与宏观原因、环境影响的经济评价、主要的环境经济政策、环境经济核算等基础知识,还侧重于结合中国国情和环境政策进行分析,通过案例等考察环境经济学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新版融入了全球环境状况、经济形势和环境政策等方面的最新变化,重新梳理了生态经济学、气候
本教材是在借鉴国内外环境资源会计最新研究成果与实践的基础上,在长期教学和科研的积累下编撰而成的适合本科高年级和研究生低年级的教材。全书共分为8章,第1章环境资源会计总论,内容包括环境资源会计的产生与发展、理论基础、概念框架及环境资源会计制度;第2章环境资源会计核算,内容包括环境资产、环境负债、环境成本和环境收益等环境资
《多极北方》是一本在多维度、多理论观照下探讨北极地区问题的人类学著作。它从人类学、经济学、历史学、地理学、考古学等理论出发,对北极地区自然资源、环境保护、人文景观、气候变化、民族与国家、社会与发展等问题进行批判性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