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锷(1882—1916),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爱国主义者、政治家、军事家和民族民主革命家。蔡锷逝世后,为了宣传和弘扬其爱国思想和革命精神,先后有多部蔡锷文集问世。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已出版的蔡锷文集存在漏收、误收、重收和文字错漏、日期错误等方面的问题与不足。该集共分五卷,分别收录蔡锷1897—1911、1912、1
全书共二十二卷,包括躬行一卷,交际一卷,劝学一卷,官常二卷,政事三卷,家礼二卷,家诫一卷,摄生一卷,知兵一卷,读经二卷,读史一卷,读子二卷,学文一卷,学诗二卷,学字一卷,涉及旧时代士大夫个人修养的各个方面。本次整理,以《续修四库全书》所收道光刻本为底本,校以光绪“二思堂丛书”所收梁氏家藏刻本,以参以其他各种文史笔记等,
本书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对藏文古籍中的逻辑哲学、学习次第、藏医藏药及天文历算等进行了分类、阐述和详释。阐述了藏医藏药的由来和发展,对逻辑哲学即因明学中的哲学观、思辨方法进行了详尽地分解说明,为学习因明学、藏医藏药、天文历算等传统文化的读者提供了重要的文献参考。同时,还补录了古代象雄著名的学者和大译师詹巴南喀、清代的良美西饶
本丛书收录了嘎顿慈城坚赞所著的《学习次第概述》《正见要义注释》《俱舍概要注释》《三戒学要义》4部,内容涉及逻辑哲学、学习次第、正见要义、藏文文法、天文历算等藏族古代传统经典学说。该丛书的出版对藏文古籍善本中孤本、散本的抢救及保护具有积极意义。本册是第51-54卷。
《梦溪笔谈》是一部涉及古代中国自然科学、工艺技术及社会历史现象的综合性笔记体著作,属于百科全书式著作,尤以其科学技术价值闻名于世。该书在国际上亦受重视,被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评价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具有世界性影响。本次整理出版以清嘉庆十年张海鹏照旷阁刻《学津讨原》本为底本,该本内容完整,刊刻精良。整理者对原文进行
王舟瑶(1858—1925),浙江黄岩(今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人,近代著名学者、教育家和藏书家,收藏、整理台州遗书甚富。本书稿影印收录的,为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博物馆藏重点文献“王舟瑶稿本文献”,内容包括日记、诗文集、著述稿本等。王氏以藏书知名,并有大量高水平著作,如所撰《论语人名考》《中国学术史》等学术著作和《永乐大典
《梦溪笔谈》自问世以来一直以其内容之广博,义理之明晰,考据之精微、文辞之优美而广为流传,尤其以其在科学上所取得的成就为世人所瞩目,不仅经受住了千年间无数读者与研究者的考验,而且灼灼光辉历久而弥新。《梦溪笔谈》还记录了沈括自己的许多创见——改进浑仪、漏刻、圭表等天文仪器;找出准确测定极星位置的方法;详细记录并描述陨石特征
本书第一次全面搜集了目前所能见到的黎元洪所有著述,包括黎元洪的讲话、演说,以及以黎元洪名义发表的文告、通电、命令、批示、信函等,采用繁体字出版,并对其进行校勘、整理。
本书为“全球汉籍合璧工程”成果之一。该工程旨在调研境外所藏中华古文献的情况,将大陆缺藏的品种和版本进行编目、影印出版、整理及进行综合性研究,从而完善中华古文献的存藏体系,过中华文化建设和国际文化交流提供文献支持,为世界汉学界和汉学家提供完备的研究资料。该工程珍本编为影印工程,分批出版。本辑是日本藏中国珍稀文献之第二辑,
导读人说《容斋随笔》是作者洪迈的读书笔记。其所以称为随笔,原是作者“谦言随笔录之”的意思。全书撰写前后持续了四十余年,可称其代表之作,也是至今为止众人瞩目、评价极高的一部大书。导读人通过阅读《容斋随笔》认为作者虽无意为诗人骚客,但绝对是一位诗词修养深厚的鉴赏家、诗评家,且往往目光超拔、品味卓然。是一部魅力无穷、旷古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