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以及两个补充规定、两个衔接规定的实施,各类学校的账务处理就有了规范、完整的政策依据。《政府会计制度详解与实务:学校会计实务与衔接》首先对各类学校如何按政府会计制度进行账务处理进行了全面、深入、详尽的讲解;然后以案例的形式,将笼统的文字表述转化为具体的实务操作,可加深读者对
本书论述了新中国财政70年发展改革的历史进程,即从经济建设型财政到公共财政的巨大转变。首先从纵向描述这一转变的历史进程,然后从横向财政体制、财政职能、财政预算等各方面阐述这一变化的实证。为了更好地体现历史性,在各卷开篇都加上一章“旧中国的情况介绍;结尾则写到党的十九大——因为十九大将总结历史、指引未来,对丛书写作也有指
本书分为policyupdate,factsandfigures,MOFevents,localfinance,remarksandopinions等五个部分,介绍2018年中国财政重要政策、数据和重要活动,其中,也包括一部分地方财政的内容。
本书是2017年召开的第21次全国财政理论讨论会大会交流论文的精选汇编,中国财政学会秘书处从300余篇论文中遴选出20多篇,紧密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下,财政如何发挥国家治理基础作用的主题,做了全方位多角度的解析。既有一定的学术前沿性,也有较高的政策参考价值。
本书计算了我国各省环保财政支出的环境治理效应系数;实证检验财税政策的环境治理总体效应;分析不同经济因素水平下财税政策对环境质量影响的差异程度,考察影响因素的门限效应;同时关于财税政策对环境治理的长期影响、空间溢出效应及环境治理效率进行了实证检验;对比美国、欧盟及日本等发达国家环境治理财税政策实施状况,得出对中国环境财政
本书收录了美国税制研究报告、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的税收制度建设、新公共管理国家税收收入的瓦格纳特性实证检验及启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分税制研究等文章。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面对农业生产成本攀升、国内外农产品价格倒挂,以及资源环境压力持续加大的“多重挤压”,确保粮食等大宗农产品有效供给和质量安全,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至关重要。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本研究提出按照“以险代补、险补结合”思路改革我国农业暨粮食补贴体系的
《民国时期税收史料续编》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近代中国工商税收研究”的重要阶段性成果,延续初编体例,内容主要包括税类概要及统计报告、税收法规及章则、地区税务资料、税务报刊、税务学校史料等。所选材料大多尚未出版,极具研究价值和史料价值,是税收史研究的有力资料支撑。
长期以来,关于增值专用发票虚开如何判定及预防一直是困惑广大税务和法务工作者的棘手问题。相比*版,《增值税专用发票虚开的判定与预防》(第二版)对增值税基本原理、增值税专用发票虚开泛化的内在原因及判定标准、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对国家应收税款的影响及金额的计算方法等实务中关键而具体的问题给予了更深入系统的剖析。结合增值税有关法
本书紧扣税收政策的变化和税收实践存在的热点、难点、盲点问题,以问题解答、政策解读、案例分析三位一体、深度融合的方式,分个人所得税基本规定,个人所得税扣除项目,综合所得,经营所得,财产租赁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八章,从普遍问题到特殊问题、从基本规定到具体规定,将商业模式和政策解读进行有效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