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稿以时间为序,以宁波市宁海县的重大文明进程、重大思想文化成果、重要历史文化名人为主线,用生动优美的语言阐述了自河姆渡时期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属于宁海的“文史记忆”,为广大读者群体展示了数千年来宁海的历史文化总貌,完整阐述了宁海在文史哲、科学、艺术等方面的发展历程和人文精髓,同时明晰当地文化的形态和特质,使读者更全
书稿以时间为序,以宁波市江北区的重大文明进程、重大思想文化成果、重要历史文化名人为主线,用生动优美的语言阐述了自河姆渡时期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属于江北的“文史记忆”,为广大读者群体展示了数千年来江北的历史文化总貌,完整阐述了江北在文史哲、科学、艺术等方面的发展历程和人文精髓,同时明晰当地文化的形态和特质,使读者更全
本书稿为“浙江文史记忆”丛书之一。金华的历史源远流长,金华的文史记忆如浩瀚星海。书稿努力在史实性、人文性、文学性、可读性、综合性上下功夫,以时间为主线,串联起金华历史上的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贡献。书稿共设十个篇章,时间跨度为原始社会到当代,全方位展示金华的历史文脉,大力弘扬金华的优秀传统文化,为广大读者群体展示
“浙江文史记忆”丛书之一。书稿以时间为序,以湖州市的重大文明进程、重大思想文化成果、重要历史文化名人为主线,用生动优美的语言阐述了自河姆渡时期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属于湖州市的“文史记忆”,为广大读者群体展示了数千年来湖州市的历史文化总貌,完整阐述了湖州市在文史哲、科学、艺术等方面的发展历程和人文精髓,同时明晰当地文
书稿以时间为序,以湖州市的重大文明进程、重大思想文化成果、重要历史文化名人为主线,用生动优美的语言阐述了自河姆渡时期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属于湖州市的“文史记忆”,为广大读者群体展示了数千年来湖州市的历史文化总貌,完整阐述了湖州市在文史哲、科学、艺术等方面的发展历程和人文精髓,同时明晰当地文化的形态和特质,使读者更全
“浙江文史记忆”丛书之一。书稿以时间为序,以湖州市南浔区的文明进程、思想文化成果、历史文化名人为主线,阐述了自河姆渡时期至今湖州市南浔区的文史积淀,为读者展示了数千年来湖州市南浔区的历史文化总貌。本选题结合历史研究资料,以文学性的叙事方法阐述了湖州市南浔区在文史哲、科学、艺术等方面的发展历程,同时明晰当地文化的形态和特
本志成书于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康熙二十九年(1690)秋,河南巡抚闫兴邦饬令属地修志,时任新郑知县朱廷献先于三十年(1691)呈送书稿,三十一年(1692)冬,开封府审毕发还,附有大中丞(指巡抚)鉴定印章,遂命将书稿交于刻版的工匠。但因政事繁杂等原因,一直没有成书。康熙三十三年春,时任河南巡抚顾汧又下令索志,该
本志成书于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五月。顺治十五年(1658)五月,河南饬令属地修志。时仁新郑知县冯嗣京、教谕李一榴主持编修,共计五册五卷。此书从图考、地理、建制、沿革、祠祀、田赋、官师、选举、人物、艺文杂志等方面全面系统地记载了清初的新郑历史面貌。本志书内容丰富,文风质朴,是新郑历史重要文献典籍。整理出版本志书,在
本书不仅对于现今各级政府和有关人员进行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决策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对于通盘认识新郑,开展史情、地情、物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从战略上看仍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