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专著立足于国家海洋强国发展战略以及国家十四五规划提出的加强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的新要求,聚焦于典型海洋油气采输结构和海洋装备,针对现有风险评估方法中评估指标单一、应用场景具有局限性,并且存在数据缺乏和难以获取等技术难题,开展不确定性条件下海洋工程风险评估技术研究工作,以提升工程建设开发的安全性为目标,重点突破了监测数据
2010年3月《海岛保护法》实施后,国家和沿海各省在《海岛保护法》基础上积极探索和实践了无居民海岛的开发。2011年4月,原国家海洋局公布了我国第一批可开发利用无居民海岛名录,名录涉及辽宁、山东、江苏、浙江、广东、广西、福建、海南等8个省区,共计176个无居民海岛。其中,海岛开发主导用途涉及旅游娱乐、交通运输、工业、仓
本书是一本以自主式深海着陆车为研究对象,聚焦于作者团队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系统阐述了深海着陆车系统设计与优化、下潜与着底运动特性分析、路径规划与跟踪控制方法等。全书共八章,主要包括结构与系统设计、水动力分析与优化、下潜运动与着底稳定性、爬行运动特性研究、路径规划以及跟踪控制方法等方面的内容,并结合其应用潜力与发展前景进
本书由海军医学特色研究中心的廖昌波等人编写。潜水气体的配制是一项重要的潜水保障工作,是保证潜水任务顺利安全完成的关键因素。本书中介绍了潜水气体的发展及应用、潜水气体的基本性质、潜水气体的组成、潜水气体的检测等基本知识,还重点详细介绍了潜水气体配制的计算方法、操作办法,以及管理要求。
近海海域是人类活动最密切的地方。因此,海洋灾害极大影响近海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随着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沿海地区海洋灾害风险日益突出,近些年来我国近海海洋防灾减灾形势十分严峻。本书结合相关具体算例,聚焦中国近海典型海洋灾害的水动力数值模拟,主要包括风暴潮、溢油、海冰、台风浪研究进展以及卫星资料同化技术。本书共5章,从各类
本书的主题是“海洋与人类文明”。文明作为一种社会形态,标志着文化和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文明是其综合竞争力的体现。文明是我们人类自身发展的历史和进取的方向,每个人都应该深入了解。尽管海洋覆盖了地球约70%的表面积,但由于我们人类生活在陆地上,对海洋的了解往往十分有限。然而,海洋与人类文明之间的关系却十分密切
本书回顾了国际大洋钻探计划的历史和运作模式,以及过去50多年的主要科学成就。在2020年国际大洋钻探计划发布的面向2050年大洋钻探科学框架背景下,重点跟踪调研了截至2022年5月国际大洋钻探计划尚未实施钻探的近百份大洋钻探建议书的科学目标,并按照中下地壳和莫霍面钻探、海底构造与地球动力学、气候与海洋变化、地下水、天然
本书为论文集,精选了海洋文化相关研究领域知名研究学者的学术论文11篇,选编的论文对海洋文化开展了多侧面的研究,涉及“海洋族群研究”“海洋历史文化”“东南亚历史文化”“古代海上交通”等方面,研究内容丰富,研究视角新颖,立论颇有见地,反映了海洋文化的发展历程,也显示了海洋文化的现状,对于进一步开展海洋文化的相关研究具有重要
本书是笔者参与的国家术语研究项目的研究成果,主要对“航海科学技术”“船舶工程”“海洋科学技术”“水产”“信息科学技术”“测绘学”“石油”等涉海学科中含义相同或者高度相似的术语在不同学科中的英汉表述异同为研究对象。涉海术语承载大量航海科技信息,成为自然科学术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传统的科技术语翻译研究多侧重于英汉翻
是一部全面反映中国海洋档案馆基本情况,介绍馆藏档案资料基本内容和成分,指导利用者和馆内业务人员查阅利用档案资料的工具书。为高效服务有关单位和人员检索利用中国海洋档案馆馆藏资源,我们以国家档案局颁布的《档案馆指南编制规范》为依据,结合本馆实际情况编写了《指南》。《指南》的主体是馆藏档案介绍。由全宗名称、起止时间、全宗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