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簠斋吉金录》,陈介祺藏器,邓实编次。簠斋为清代学者陈介祺室名。陈介祺,字寿卿,号簠斋,山东潍县人,他官至翰林院编修,一生唯古物是嗜,收藏富甲天下,又精墨拓。民国时期,邓实是活跃于上海的出版家、学者,他极力搜求陈介祺所藏青铜器、石刻拓本,同时借得邹安、褚德彝所藏,变成本书。本书收陈介祺所藏钟、铎、鼎、尊、爵、盘、历代钱
这是一本孙机先生关于中国古代文物和物质文化方向的重要论著。本书从历史、科学、艺术等角度,分八个专题,即鸟兽通灵、饮食与文化、日常生活、工具与匠心、佛教与信仰、古代战争、服饰、墓葬艺术,用五十余篇文章解读了中国的珍贵文物。书中附有二百多幅线图,严整精细,均是孙机先生亲自绘制。孙机先生强调挖掘文物背后的文化价值,将文物还原
本书分三卷,共收录了从先秦时期至清代的数千枚古钱币,按照铸造时间的先后次序排列,介绍了各类钱币产生的历史背景和钱币上文字的基本情况,翔实地说明了古钱币的尺寸、重量、材质、参考价格、等级等信息,依据古钱币本身的收藏价值和海内外钱币市场的交易情况综合评估,相对客观和准确,配以精美的钱币实物照片,个别钱币用拓片,并保持真品原
先秦钱币,即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前出现的货币,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早期封建社会三个重要的历史阶段,是由原始社会经济发展到奴隶社会经济,再发展到早期封建制经济的纽带,也是中国古代货币由产生到发展,直至统一于方孔圜钱的重要史料。本书为作者多年来潜心研究、厚积薄发之作,图文并蓄,收录了先秦各个体系的货币,将每一类、每一种钱
本书是广州博物馆对馆藏清代广彩瓷器进行系统整理编写而成的图册,是“广州博物馆丛书藏品系列”的一种。广彩瓷器作为中国清代外销瓷的重要品类,堪称最能展示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中西文明交流的重要实物例证。广州博物馆现藏清代广彩瓷器1600余件(套),藏品序列完整、品类丰富、时代风貌鲜明,早期广彩藏品尤丰,可清晰展现广彩创烧历史、
根据桂林市建设国际旅游胜地和外宣工作的实际需要,将我社2012年初版,2015年再版的《桂林文物古迹览胜》翻译为英文版。书稿以桂林文物保护与考古工作的成果为基础,精选散布在桂林各处知名度大,历史、艺术价值高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等100余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进行系统全面的介绍,图文资料翔实、文物信息承
《敦煌莫高窟》采用全手绘图的方式,用百科体的文字进行讲述。全书分为18个主题,以莫高窟、榆林窟、千佛洞中的壁画、彩塑、洞窟为引子,介绍了敦煌地区的历史、文化、节日、乐器、农业、婚姻、习俗等,还有敦煌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不同特色和丝绸之路对敦煌发展带来的影响。除此之外,本书还用专题的形式介绍了敦煌研究院的创始人、敦煌壁画的守
汉代画像石就是我国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主要分布在四个中心地区,山东和江苏北部、河南南阳和湖北北部、四川、陕北。山东是全国汉代画像石分布地区最广、发现数量最多、延续时间最长、题材最丰富、雕刻技法最全的地区。山东汉代画像石分布地域广,全
安特生是瑞典地质学家、考古学家,1914年初到中国受聘从事地质调查工作,后调查采集古生物化石,促成周口店“北京人”的考古发现。在获批之后他与其他学者第一次对仰韶遗址展开科学考古发掘,后续远赴青海、甘肃等地发现并发掘了多处史前遗址。当年安特生将这
本辑刊发考古简报6篇,公布了云南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吉岔新石器至铁器时代遗址、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龙背梁商周城墙、成都青白江双元村10座东周船棺墓、青海互助高寨物流园区汉晋墓葬、成都天府四街宋代墓群和四川泸县玉蟾山明代摩崖造像的新资料。收录研究论文8篇,分别对金沙江中游城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晚期石斧的类型与生产技术体系、寺洼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