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稿以明代中后期改革的代表人物张璁与张居正为切入点,从两人的入世轨迹、廉洁比较、皇权对张璁与张居正的影响、改革举措、两人改革对明朝政局走向的影响等方面展开论述,在强调嘉隆万改革的同时,更加强调张居正的顾命角色,并以张璁为镜子,来审视张居正的言行,旨在揭示嘉靖革新对万历初政的巨大影响和张居正自觉的继承与发展,同时也要表
本书是一部史学研究著作。2001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清代州县乡里制度研究》成果之一。曾在商务印书馆出版,反响较好,版权已到期,准备修订后出版。州县制度是清代地方制度的基础,作者查证了大量历史文献,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取得了海内外学术界公认的学术突破。本书主要对以下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清代州县在地方行政体制中的地位,督抚、
本书在广泛收集各种原始文献的基础上,对“裁团改警”提出的背景、源流、演进及影响等内容进行了分析研讨,意图还原史实与背后逻辑。“裁团改警”是近代中国警察制度现代化道路上的重要探索。为加强社会管控,推动国家权力下沉地方,1936年南京国民政府提出实施“裁团改警”,即裁撤作为地方自卫武力的保安团队,统一由代表国家权力的警察行
为贯彻落实“第二个结合”的重大理论,帮助广大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推动当代组织工作特别是干部离任交接工作创新发展,我们组织编写了本书。本书由总论、古代篇和新时代探索篇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总论,突出核心要义,对相关历史理论和制度进行梳理、阐释,提炼对当代有关制度建设的借鉴意义。第二部分选取徐谓礼文书中若干条典型文书,通
著名经济史学家龙登高教授及学术团队总结十余年来的研究成果,立足原始档案、契约文书,重新审视了近世中国基层社会治理的发展脉络。在考察宗族治理、商业经营、小微公共品供给、公共工程管理与新式教育体系的互动中,细致展示了土地产权制度的流转、民间组织对基层的间接治理、士绅群体参与基层公共事务的全貌,客观、生动的叙述改变了我们对“
嘉庆朝是清代由前期走向后期的过渡期,亦是学界所论道的由盛转衰的时期。本书以十章四十余万字的篇幅,从五个方面勾勒了嘉庆时期官员的处分状况和各级官员处分在不经意间出现的奇多和普遍问题,以及嘉庆皇帝面对此失误采取的诸种应对调整,如以级纪议抵公罪处分、以皇权制外主导开复官员处分、行捐复减少官员处分等。这三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
本套丛书为六省市协作研究“农村3-6岁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促进项目”的研究成果,主要从留守幼儿概况、留守生活对幼儿期心理健康的影响、留守幼儿教养状况对幼儿心理的影响、心理健康的现状、促进留守幼儿心理健康的对策等展开论述。本书为《关爱留守幼儿在行动:路径与方法》分册,汇集了来自6个省市数十所幼儿园的相关经验和有效做法,包括项
本书为《我们深圳》系列丛书的一本,《我们深圳》文丛是一套定位深圳人文的非虚构丛书。计划从自然地理和人文层面,带领读者发现深圳,题材包含人物、自然、地理、科技、艺术、创意、历史以及人文共100个主题。从内容上我们将围绕小切口深挖掘,讲述一个民间的深圳、个人的深圳、充满情怀的深圳,深入挖掘,撰写内容,做到原创、独特和深入。
本书内容包括:论所谓官僚政治;官僚政治在世界各国;中国官僚政治的诸特殊表象;中国官僚政治的社会经济基础;官僚、官僚阶层内部利害关系及一般官制的精神;官僚政治与儒家思想;官僚贵族化与门阀;支持官僚政治高度发展的第一大杠杆——两税制;支持官僚政治高度发展的第二大杠杆——科举制;士宦的政治生活与经济生活等。
本书充分利用传世文献、出土文献和考古材料,揭示了先秦时期楚国最重要的官制令尹制的特点及其在楚国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为研究楚国令尹制的形成、制度体系及对后世的影响提供了系统而扎实的考证,是全面开展楚国政治制度研究的奠基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