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字学报》是由中国文字学会主办、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学术刊物,每年一辑。刊物一直遵循促进国内外文字学界学术交流,加强理论研究,推动学科发展的宗旨,为从事中国汉字研究的中外学者和专家搭建一个很好的互助和交流平台。本次为第十三辑,共收录26篇论文,作者既有李家浩、徐在国等著名古文字学者,也有很多学术新秀,内容则涉及甲骨卜
中国历史上的南北朝时期,南北方不但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时代风尚等方面有很大不同,而且在语言上也有明显差异,以至于学界认为当时存在南北两个通语。本书首次系统、明确地以“北朝汉语”为研究对象,总结以往相关研究成果,分析北朝汉语词汇研究可行性,全面调查梳理研究语料,系联和考辨出北朝汉语文献中的复音词,从同义关系和反义关系两
本书精选元明时期外国人学习汉语口语的教材,包括《老乞大》与《朴通事》。元代晚期刊行、明代初年修订的《老乞大》,讲述了几位高丽人前往北京卖马,路遇辽阳城王姓商人,一路结伴前行,住店吃饭、借宿买卖、讨价还价、购买物品,并告别回家的故事;同一时代的《朴通事》则如现在的外语教材一样,由结婚送礼、拜会他人、日常买卖、打情骂俏、书
本书在“语义语法”思想指导下,立足于汉语动结式的计算机解读,将传统结构主义方法同语料库统计方法结合起来。全书分为结果补语对谓词的选择限制研究,基于深层语义的结果补语语义指向对象研究,基于真实文本语料库的结果补语语义指向对象与动结式句式分布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基于表层句法结构的结果补语语义指向方向、指向范围与指向数量研究
平南话指广西平南县通用的粤方言。平南话处在粤、客、闽三种汉语方言共存的区域。目前粤方言是平南县的主要语言,客家方言、闽方言呈岛状分布或交叉融合分布。本书采用共时与历时相结合的视角,将平南话的音系分别与广州话的音系、中古音系进行了比较,以探究平南话音系的特点,并对平南话连读变调的特点、精组字声母和韵母的特点、送气分调、小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南宁(心圩)平话语音系统、与北京音和中古音的比较、语音演变的特点;分类词汇;代词、副词、介词、结构助词、体貌助词等常见词类,以及遭受句、比较句、疑问句、否定句等常见句式的描写分析。从中可以看出南宁平话形成发展过程中古汉语特点的留存,以及与当地壮语等少数民族语言,官话、粤语等汉语方言接触的创新演变。
本书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实际需求而编写。全书共分8篇,分别为综述篇、公文篇、宣传篇、法律篇、经济篇、事务篇、礼仪篇和涉外篇。每篇除介绍相关应用文体的基本知识(如概念、特点、种类等)及写作格式和写作要求外,还提供相应的实际案例并进行评析,以使学生快速掌握各类应用文体的写作方法。在编写过程中,本书注重理论联系实
本书立足于培养学生写和说的能力,将书面表达、口头表达和基本的礼仪常识融会贯通,实现能力培养和品德修养教育并举,帮助学生在学习、生活和职场中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和想法,从而实现有效沟通。 本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为写作,下编为沟通。上编包括应用写作概述、公务文书写作、职场文书写作和事务文书写作,下编包括沟通概述、沟通
本书主要包括三个部分,涵盖流程化写作法、分类写作与素材精选。第一部分公文写作流程:本书将公文写作流程归纳为三步九环节,从准备、思考、写作三个步骤给读者提供可以直接应用的写作路径,让公文新手也能照做上路。另外,介绍了移动互联时代提升写作效率的5款APP。第二部分公文分类写作:分15种法定公文和22种事务公文,按照“概念内
为了反映国际中文教育研究成果、推动国际中文教育学科发展,本学报从多个角度汇集各国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在国际中文教育方面的**研究成果,包含国际中文教育发展战略研究、国际中文教育教学研究、面向国际中文教育的汉语研究、汉外对比与跨语言研究、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孔子学院研究、中华文明国际传播研究、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研究等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