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衡是我国著名的书法家、金石鉴定收藏家,平生精究金石六书,长于篆法,故余事治印,整饬渊雅,直追周秦两汉,深於法度,继吴昌硕后被推为西泠印社社长。1944年尝为《说文月刊》第四卷撰《谈刻印》一文,从古代玺印之名称、形制、钮式、文字与章法、材质与刻铸、阴阳文之别、施用之方法等七方面详加介绍,以明刻印发展之的轨迹,又举治印适
本书是字帖性质的一本作品集,内容是作者创作的一本魏碑楷书册页,现正当四十岁的盛年的作者,借《醉翁亭记》山林至乐的情境,将擅长书写的魏碑楷书书体,融入行书和隶书的笔意,取魏碑之神,而创造出有自己个性特色的艺术境界,魏碑书法笔划严谨、朴厚灵动,丰腴不失于板刻。书法的最高境界在于入门而取形,出门而取神。因而本书是作者本阶段重
中国文字博物馆主办的“四堂杯”全国书法大展,从一开始推出便受到了广大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已成为中国文字博物馆的重要品牌,也是当今书法界富有号召力的重大展事之一。第七届“四堂杯”全国全国书法大展是由中国文字博物馆、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主办,中国文字博物馆书画院承办。根据大赛规定,按照严密的评审程序,共有2
本书是一部行余学社史,即清末民初介休的半部文化史。该书为行余学社晚清民国时期的书画成果辑成,行余学社的各位先贤如岳宝树、岳鸿举等,在书画技艺等方面造诣颇深,这些文人活动轨迹的总和即是那个时期的文化景象,也囊括了当时经济、社会以及区域政治的场景,张张书画作品的展现,即可直观感受到介休百余年的人文历史和文化精英的渊源钩沉。
本书是李谦的个人书法作品集,是以历代名人吟咏常熟的诗文为书写内容,作品书写以行书为主,兼以草书、行楷,反应了作者在书法创作上多年的积累与创新能力。常熟地处江南富庶之地,历来人文荟萃,宋代名臣范仲淹,明代硕儒顾炎武,江南书坛杨沂孙,旅居常熟的名医程嘉燧等。他们在不同的时代为常熟留下篇章,作为常熟的历史文化记忆融进常熟人的
我社曾在20世纪90年代初出版过墓志书法精选丛书,由于目前墓志大量出土,很多品相精良、艺术研究价值高的新铭文尚未出版过,为满足广大书法爱好者的愿望,我社将从魏晋开始一直到唐的千余种未出版过的墓志拓本中精心选编了这套丛帖50册,每本2个墓志,共100个墓志。所选各墓志均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它们对于提高读者的书法创作和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