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本历史哲理散文评论佳作,全书从历史演进的角度,高屋建瓴地从侠、儒、道、佛的源头对中国历史与文化脉络的演变作时代的阐释。第一篇《青衿无名》是对中国本土侠文化基因的历史演变的梳理和时代的阐释;第二篇《渡在海上》是对中华贤哲在西行泛海与东渡传道中的历练与参悟的系统总结;第三篇《澡雪春秋》是对中华儒家先哲的出世情怀和入
本书收录了中国古代小说研究著名学者张国风教授关于《聊斋志异》的经典解读,为读者讲述世界短篇小说之王蒲松龄的内心世界,领略中国志怪文学巅峰之美。全书以侠义忠信、惊悚鬼怪、爱恋姻缘、公案诉讼、世间百态五个主题评说聊斋中的精彩故事,采用白话文译文与解读相对照的形式,文字深入浅出,妙论纷纭,可读性强。本书的设计亦有特点,特邀微
明清之际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独特而重要的阶段,也是中国文学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本书以明清之际的诗人心态和诗歌走向为审视重点,探讨诗人心态的变化对诗歌创作和诗风走向的影响。晚明诗人唱响的衰世之音,清初遗民诗人表达的故国旧君之思,贰臣诗人流露的愧悔之情,国朝诗人展示的复杂心态,都是在明清易代的大时空背景下士人心态的自然表露。明
《一场寂寞,半窗残月》是对唐宋词人及其作品的赏析集,包括《词客有灵应识我说温飞卿》《洛阳才子他乡老说韦端己》《问君能有几多愁说南唐二主》等十五篇。本书概述了词的由来及发展,与读者共同品味唐宋词人的别样人生,领略唐宋词的荡气回肠。作者在书中旁征博引,举朱彝尊、周济、王国维、龙榆生、吴世昌等各家之言,同时对词句背后的典故一
本书为国家社科课题西部项目格律文化的体系构建与传承创新研究(项目编号:15XZW015)的研究成果。本书通过对汉语格律现象的个案研究,建立起关于诗词音乐性乃至于语言音乐性的一般描述体系,由此解释汉语格律文化面临的传承困境和深层问题,为诗词曲联吟诵等格律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供对策和思路。本书研究了语言(诗歌)音乐性的一般描
本书为李章斌近十年来的批评文章选集。主要聚焦于中国现当代诗人的语言意识与历史意识,对中国现当代的重要诗人如穆旦、多多、海子、张枣、朱朱等开展了一番细察的辨析,寻绎其语言意识、诗学理念的起源、动力以及历史关联。本书尤其关注先锋诗歌的“语言中心主义”倾向问题,分析其中存在的自我中心主义的痼疾以及写作伦理的困境,并探索走出“
本论集由曹顺庆教授从教四十年来培养的博士生、硕士生、博士后共同撰写,通过学生就读期间的实际体验及其以后的学术成长和学术成就经历,以具体而生动的教学案例来总结曹顺庆教授学术传承与文史哲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历史实践与教改经验。本论集分别从文明传承与中华文化学习、文明互鉴与中西学术融通、学术路径与学术创新、人格养成与学术志向、
本书共四章,内容包括“自传的定义和文体属性”“自我展示:自传的基本的特征”“汉魏六朝自传作品中的‘自我’与‘展示’”“陶渊明诗文的自传性特征——典型个案的分析”。
2020年至2021年,金华日报报业传媒集团和金华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联合推出“千年文脉诗路金华”大型融媒体系列报道,本书即为系列报道文章合集。书稿通过记者实地探访、专家解读等形式,探访金华的诗路文化。其内容包含“群星璀璨”“八婺寻踪”“经典流传”三部分,分别聚焦相关的“诗人”“景点”“作品”。此系列报道辗转八婺,跨越千年
本书是著名儿童文学理论家方卫平选编的2018-2019年的论文集,图以具有广度和深度的代表性论文涵括中国当代儿童文学2018-2019年的发展动态,即儿童文学理论实践、创作成就梳理、回顾与反思等,同时涉及对相关领域比如图画书创作、语文教学实践与儿童文学的钩连以及外国儿童文学的研究与探讨。本书包含“理论探索”"历史与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