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通过实地调研并结合官方的数据资料对滇西边境片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起与组织成员构成、合作社在农业社会化服务中的作用、合作社的内部运营机制及其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合作社在乡村振兴中的积极作用、合作社社员的资源禀赋及其参与合作社运营情况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这为推动民族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
本书结合秦汉时期出土文献、考古资料及传世文献,对这一时期天然林木的分布及变迁、人工植林的发展、林业职官的设立、社树崇拜,以及林木在生活中的运用等进行研究。本书通过研究秦汉时期天然林木的分布与变迁,探究其变化的内在原因,对了解人与自然的互动关系,实现二者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可为我国目前的生态文明建设带来重要
本书的内容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科技特派员制度概述,引领读者走进科技特派员制度知识的大门。第二部分阐述科技特派员制度基本理论,使读者能更加详细、确切地掌握科技特派员制度的知识。第三部分介绍河北省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实践,指出河北省科技特派员工作的现状与问题,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推动河北省科技特派员工作的完善与进步
本书提出以城乡资源再造构建乡村振兴长效动力机制的新思路,从产业、人才、文化、牛态与组织五个方面再造,论述乡村振兴新动力的构建原则与路径,由此搭建城乡资源要素互联、互通平台,通过“能人”引导城市优势资源下乡,为振兴乡村注入强劲外部动力,推动乡村价值提升与转型发展。
全书共八章,第一章系统围绕黄土高原适宜治沟造地区域的选择,科学总结了黄土高原适宜治沟造地区域选择标准;第二章系统总结治沟造地边坡失稳机制与修复技术;第三章系统总结新造耕地湿陷防控原理与技术;第四章系统总结了新造耕地土壤质量评价结果,第五章系统总结新造耕地士壤质量空间格局;第六章系统总结了新造耕地适生农作物筛选的创新成果
本书通过七章内容,从农业经济组织、农业经营方式与决策、农产品市场的发展完善、农业经济核算及效益评价、农业现代化建设、"互联网+”时代的农业经济发展与管理等面,对农业经济与管理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阐述条理清晰,观点明确,兼具实用性。可服务于当前的农业经济与管理实践。
本教材充分吸收本学科国内外前沿研究成果,全面准确地阐述农业经营与管理的先进理论与框架,科学系统地归纳本学科知识点的相互联系与发展规律,以农业经营行为与产业发展管理为对象,重点介绍了理论方法、经营模式、管理方式三个部分,主要包含经营制度与支撑体系、国内外经营管理、集约化和规模化、专业化和社会化、市场化和品牌化、组织化及合
杂交构树扶贫工程被列入2015年我国十项精准扶贫工程之一。构树扶贫工程由国务院扶贫办牵头,协调各产业部门,成立“杂交构树产业扶贫”项目组,该工程采用植物所杂交构树品种以及产业化技术,重点在全国贫困地区实施杂交构树“林-料-畜”一体化畜牧产业扶贫。本书从杂交构树产业扶贫发展历程、产业体系、效益分析、带贫机制、评估分析、前
本书汇总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山东省农业农村发展研究中心2022年度进行的各项工作、取得的各项成果。包括2022年度农技推广工作报告,粮食、小宗粮食、油料等12个产业的发展研究报告,18篇专项业务报告,23篇关键技术意见,9篇调查研究结果,25项主推农业技术;2022年度中心承办或参与的重点项目简介,取得的科研成果简
《南昌市农业农村局工作实录(2019—2022)》一书丰富翔实、完整地记录了南昌市农业农村局2019—2022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为推进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过程以及取得的工作成果,从侧面反映了南昌市农业农村工作的发展脉络和走势。农业农村工作新事物多、新情况多、新问题多、新人新手多,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