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律音系学视野下的歧义研究
第十一届汉语语法化问题国际学术讨论会暨第二届汉语历史词汇语法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21年10月22日至25日在首都师范大学举行。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北京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和首都师范大学联合主办,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承办,商务印书馆协办。来自海内外的100多位语言学者通过线上与线下的方式出席会议。会议收到论
语言接触是指说不同语言的个人或群体在相互接触过程中引发语言在结构及功能上的变化。本书以语言接触为理论视角展开研究。全书重点描写了关中山东方言岛及源方言的语音、词汇和语法,并在此基础上比较研究山东方言岛与源方言、关中方言。语音方面的比较研究包括声母、韵母、声调的比较研究,词汇比较研究主要是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副词、
本书暂共分为六章,绪论部分交代了本书的研究对象,前人对通转以及歌月元三部的研究概况,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第一章:材料统计。本文参考的材料分为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两大类。韵文统计了金文的韵段、诗骚韵段以及诸子百家散文中的韵文。以徐铉《说文解字》为基础,同时参考徐锴《说文解字系传》、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朱骏声《说文通训定
本书是一部初阶汉外外汉双向词典,主要为母语为老挝语的汉语初学者编写。全书主要由汉语老挝语和老挝语汉语两部分组成。汉语老挝语部分收词4000余条,包含了汉语中的常用词、高频词。老挝语汉语部分收词近4400条,均为老挝语中的核心词、基本词和常用词。本词典突出学习型特点,释义以对译或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简单明了;例证贴近日常
《中国语言资源集·河南》为“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河南汉语方言调查”系列专项调查任务的标志性成果之一,涵盖了河南省境内中原官话和晋语两大方言区的33个方言点的语音、词汇、语法和口头文化调查材料。本成果共分为四卷,包括语音卷、词汇卷、语法卷和口头文化卷。本书为语音卷,包括33个调查点的语音系统、各种音变和1000个字的字
《中国语言资源集·河南》为“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河南汉语方言调查”系列专项调查任务的标志性成果之一,涵盖了河南省境内中原官话和晋语两大方言区的33个方言点的语音、词汇、语法和口头文化调查材料。本成果共分为四卷,包括语音卷、词汇卷、语法卷和口头文化卷。本书为词汇卷,包括33个调查点的1200个词汇对照表,以期为河南汉语
《中国语言资源集·河南》为“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河南汉语方言调查”系列专项调查任务的标志性成果之一,涵盖了河南省境内中原官话和晋语两大方言区的33个方言点的语音、词汇、语法和口头文化调查材料。本成果共分为四卷,包括语音卷、词汇卷、语法卷和口头文化卷。本书为口头文化卷,汇集了33个调查点的歌谣、故事、谚语、歇后语以及地
《中国语言资源集·河南》为“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河南汉语方言调查”系列专项调查任务的标志性成果之一,涵盖了河南省境内中原官话和晋语两大方言区的33个方言点的语音、词汇、语法和口头文化调查材料。本成果共分为四卷,包括语音卷、词汇卷、语法卷和口头文化卷。本书为语法卷,包括33个调查点的50个语法例句对照表,以期为河南汉语
本书结合近几年国际中文教育的发展趋向,较系统地论述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作为教育学与语言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交叉的特色学科,在理论领域和实践领域近年来研究和探讨的**发展动向;探讨了有效教学、教学后方法时代的文化现实主义和折衷主义、以成果为导向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的行为目标描述法、“以评为学,以评促学”的教学评价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