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廿浙大,薪火相传。学校诞生于民族存亡之际,成长于中华崛起之时,兴盛于国家繁荣之日。筚路蓝缕120余年的不懈奋斗,改革开放40余年的浙大实践,并校融合20余年的不平凡发展历程,铸就了海纳江河、启真厚德、开物前民、树我邦国的浙大精神。浙江大学始终秉承以求是创新为校训的优良传统,以天下为己任、以真理为依归,培养了大批著名科
青年人才正在改变我国高等教育的格局,目前我国青年人才数目激增,人才队伍日益壮大,如何培育好这些青年人才以及充分激发人才进校工作后所产生的实际效益,则成了各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科研生产力是衡量引进人才工作表现和学术业绩的核心指标,也是衡量高校人才引进工作成效的直接指标。学术界一直存在科研生产力之谜的说法,也就是高校教师的
1898年建校以来,北京大学始终将国际化发展作为重要动力和奋斗目标,一直是中国教育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京师大学堂成立时即提出要有为五洲万国所共观瞻的理想胸怀。一代代北大人胸怀天下,书写了从中国迈向世界、用开放共促发展的奋斗历程。本书聚焦北京大学对外交流与合作的第一个时期,即1898年到1949年,包括晚清(189819
本书以医学人才培养最关键的医学基础核心主干课程为核心,进行系统性的思政案例编写,对医学生的职业道德养成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塑造,具有重要的作用;对医学教育者而言,贴合课程实际开展如盐入水、水乳交融的思政育人探究,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参考意义。本书思政案例涉及面广。思政育人改革至今,在发挥价值引领的同时,也存在思政案例重复
本书在202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里江苏高校的基本数据信息的基础上编写而成。从探究江苏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与发展情况的视角去组合和解构各个高校的数据信息,试图为高等院校学生、教学和科研人员的社科研究提供依据并为行政人员提供高校发展和学科发展的直观参考。本书在2021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
本书反映2021年江苏大学工作、教学等整体情况的编年体工具书和史料文献,内容记载2021年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江苏大学发生和存在的事实。全书分为特载、概况、党群工作、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生工作等17个部分,比较系统、客观地反映了2021年度江苏大学在党建、教学科研、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学生工作、交流与合作、管理
本书分为理论篇、课程篇、实践篇三部分,共八章,内容包括:高校“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建设发展概况、“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体验式教学的理论探索等。
本书以图文叙事,以校园瓦当和黄际遇教授日记为载体,展现中大精神与校史。主要分两大部分:校园瓦当,包括中大瓦当和岭南瓦当。以作者拍摄的中山大学石牌校址和中山大学现今南校园康乐园的红楼建筑瓦当照片为主,红楼建筑照片为辅,辅以中山大学知名教授、校友、子弟等墨宝题字。墨宝内容是对父辈、前辈和师友的追忆,对中大的建筑、瓦当、草木
本书分为五篇,第一篇教学思想指引,第二篇思政融合路径,第三篇专业特色建设,第四篇改革赋能教学,第五篇创新育人思考。具体内容包括:管理学院国际化建设探索研究;新时代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研究;以AACSB认证为契机推进商学院战略管理等。
本书充分运用教育大数据的成果建立高校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的四维指标体系;综合考量各种现代综合评估方法,构建起基于灰色关联理论和BP神经网络的高校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模型;在评估验证的基础上提出了高校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的“三结合”“三匹配”“三转变”的优化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