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广泛收集资料、认真细致遴选、精心组织编写、严肃严格审核,做到了史料翔实可靠,文字简明精炼,经得起历史和实践的检验。为了增加生动性,每篇技术专家典型事迹配备个人照片和工作照片,做到了图文并茂。
昂让嘉央钦饶尖措为近现代青海著名医学高僧,他在藏医学领域的地位和贡献在藏医学界一致被认可,且医学理论流传至今,成为藏医药学重要流派之一,其医学著作独树一帜。全书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大师的生平自传。第二部分为大师的医学著作,即《四部医典注》《八支主要临床秘诀》《藏医放血疗法》《秘诀补遗标准配方实践笔记》等,内容涉及藏医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琼崖马克思主义传播者洪剑雄》是海南历史文化名人丛书第十辑中的一本。传主洪剑雄(1899—1926),原名善效,又名祥文,海南澄迈县金江镇博潭村人。是琼崖青年运动的先锋,琼崖马克思主义传播者,国民革命军编辑壁报第一人。1917年考入琼崖中学,在校期间参加琼崖五四运动,协助杨善集创办《琼
《海南历史文化名人丛书》是我省系统编撰的大型历史文化名人评传,力求成为了解和研究海南历史文化的必备图书。刘秋菊(1897—1949),女,海南省琼山县(今海口市)塔市乡福云村人,是琼崖著名的巾帼英雄。在长期艰苦复杂的恶劣环境中英勇机智地坚持斗争,创造了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成为传奇式人物,闻名于海内外,是全琼敬仰的妇女领
一、丛书与本书概述《海南历史文化名人丛书》是海南省政协2014年7月14日启动并主持编纂的被列为海南省委、省政府十大“海南文化工程”建设重要内容和海南省重大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丛书主要收录有重要贡献、重要影响和重要地位的海南历史文化名人,具有科学性、学术性与通俗性兼容的特点。本书属于《海南历史文化名人丛书》第九辑的分册之
本书共分为六章。第一章“源远流长的家世”主要介绍了海南符氏的由来。第二章“筚路蓝缕求学路”讲述了少年符确的求学历程,尤其是他曾师从苏东坡,得到苏东坡的尽心辅导和答疑解惑。这段经历对符确的一生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第三章“开琼甲第天下闻”讲述的是符确参加科考并进士及第的辉煌时刻。第四章“仕途崎岖路”和第五章“勤政爱民的郡守
本书是《海南历史文化名人丛书》之一册,所记传主为迁琼开文运的唐尚书吴贤秀。吴贤秀(742—807),字敬之,号壶邱,闽莆田(今属福建省莆田市)人。唐乾元二年(759)举进士,词科蜚英。初为衡州倅,次为建宁令,刺史称其能,乡民服其公。为侍御史,纠裴延龄之奸邪,黜李文进之逗留,直声震于时。任司农卿、大理卿,均有建树。出使吐
本书是《海南历史文化名人丛书》第十辑之一册,传主邢福义(1935年5月30日—2023年2月6日),海南省乐东县人,教授,博士生导师,语言学家,全球华语语法研究课题的首席专家。曾担任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语言学科组副组长、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华中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教育部百所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之一华中师范
本书属于人物传记,是海南历史文化名人丛书第十辑中的一本。传主潘濂1918年出生于海南文昌县(现文昌市)公坡镇岐山村,从小在海边长大,熟悉水性。16岁时,到香港坦达号海轮上当学徒。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后,潘濂成为英国船贝洛蒙号上的一名二等侍应生。1942年11月23日,潘濂跟随船只在大西洋上执行战时运输任务,轮船不幸被轴
本书是《海南历史文化名人丛书》第十辑中的一本。樊庶(?—1721),字潜庵,江都(今扬州)人,贡监生。康熙三十八年(1699)铨选为海南临高知县。他用时三月,编了《苏文忠公海外集》,基本奠定了后世苏轼《海外集》的规模与体制。康熙四十六年(1707),他编纂《临高志》,使临高的历史有志可考,为后来光绪年间重修县志提供了依